http://www.kblhh.cn 2007-11-29 09:00 來源:互聯網
新華網北京電(記者吳晶晶)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26日亮相。月面圖像能夠順利傳回,嫦娥一號衛星上安裝的稱為有效載荷的各類探測儀器功不可沒。
CCD相機、激光高度計等8種24件先進的科學儀器,隨著嫦娥一號衛星一起穿越宇宙,環繞月球飛行,并將完成拍攝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表面化學元素,探測月壤厚度和進行地月空間環境探測等四項重大任務。
由中國科學院負責的繞月探測工程有效載荷總體,凝聚中科院近10個研究所、數千名科研人員的力量,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運籌帷幄打硬仗
2003年3月,隨著探月工程立項報告的形成,中國科學院全面啟動了月球探測應用系統各項設計研制工作。
嫦娥一號衛星上的有效載荷是衛星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目標的必要手段,它承載著為科學研究提供探測數據和發展航天高技術的雙重職責。
為滿足月球探測任務的需要,嫦娥一號衛星攜帶了八種儀器:CCD相機和激光高度計共同承擔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任務;干涉成像光譜儀、γ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共同承擔月表化學元素與物質成分及豐度探測任務;微波探測儀承擔月壤厚度探測任務;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兩臺低能離子探測器共同進行地月空間環境探測。
當年4月,中科院下發了“成立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應用系統總體部(籌)”的通知,任命了探月工程應用系統的首席科學家、總指揮、總師、副總指揮和副總師。
2004年初又任命探月工程應用系統副總指揮、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為有效載荷總指揮,探月工程應用系統副總師、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孫輝先研究員為有效載荷總師,有效載荷總體設于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2003年春天的北京,非典肆虐。從外地來京參與有效載荷相關會議的人員,回去后被隔離觀察,在京工作的人員則無法出差。有效載荷總體只能通過電話聯絡方式,抓緊時間向各研制單位了解前期論證情況和實施中的困難,并迅速分析難點、制定計劃和技術流程,確保盡快推進研制工作。
在這樣不利的外界環境影響下,前期工作的開展十分艱難,但仍取得了重大進展。同年6月,有效載荷項目辦公室及7個有效載荷下設部門相繼成立,為有效載荷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眾志成城克難關
2003年7月,有效載荷第一次工作會議召開,各參研單位向有效載荷總體報告了當前的技術狀態和進度、所需的重量、功耗和初步設計方案。
當時上報到總體的有效載荷總重量初步設想高達185公斤,而衛星所能承擔的載荷重量僅為130公斤,如何減輕重量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進度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矛盾,由于嫦娥一號衛星平臺采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臺做適當改造,是成熟技術,進度有保障,而有效載荷全是新研制的設備,技術成熟度差,有些技術方面有待研制過程中突破。
圍繞減輕重量和解決進度矛盾兩個主題,大家反復協調和討論,最終決定要使各載荷的總重量減為140公斤,而有效載荷系統一定要在2003年年底之前完成模樣的研制生產及系統聯試工作。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各研制單位在有效載荷總體的統一安排下,立刻積極組織開展工作。中科院探月工程應用系統總體部分別于9月和10月組織專家,對有效載荷8個分系統進行了方案設計評審,各分系統均通過評審,進入工程研制階段。各載荷研制單位全力以赴,只爭朝夕,加快了研制進度,最終全部按時交付了模樣產品
12月15日,有效載荷模樣聯試正式開始,歷時20天,于2004年1月4日結束。全體參試人員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放棄了節假日體息,夜以繼日地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為不耽誤整個聯試進度,排除故障一般安排在晚上,大家往往工作到半夜或是熬通宵。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歷時短短5個月,有效載荷模樣研制及聯試全部成功完成。
[page_break]
捷報頻傳創新高
2004年3月,有效載荷完成初樣設計評審,進入初樣研制階段。這一階段,有效載荷通過技術攻關和各項試驗,解決了大量關鍵技術問題。9月,初樣研制完成;11月,聯試完成,并按時交付衛星總體;同時著手開始了正樣的設計工作。
2005年是初樣設備參加整星各種大型環境試驗的“攻堅年”。有效載荷總體一方面組織各研制單位參加各項整星試驗,一方面同時開展正樣的設計工作,并于10月完成了正樣設計評審,衛星整星試驗完畢后,有效載荷正式開始轉入正樣研制階段。
通常正樣研制至少需半年的時間,但按工程進度要求,有效載荷必須在2006年3月交付,否則會嚴重影響大工程的進度。有效載荷研制隊伍全面動員,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加班加點,放棄了公休時間和包括元旦、春節在內的所有節假日。
經過多次連夜奮戰,正樣產品的研制和試驗按計劃完成,并交付有效載荷總體參加系統聯試。2006年3月,各參試單位順利完成系統聯試。3月18日,經衛星總體驗收合格后的有效載荷星上正樣產品,按時交付衛星總體,并開始進行整星正樣全面試驗。
2007年8月,由20多人組成的嫦娥一號有效載荷試驗隊,前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這支素質過硬的隊伍在第一線繼續奮力作戰,圓滿完成各項測試,迎來聲震蒼穹的成功發射,也迎來了第一幅月面圖像的完美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