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機測試底座是連接電機與試驗平臺的適配性安裝構件。
電機測試底座常見的有鑄鐵材質,如 HT300 灰鑄鐵或 QT600 球墨鑄鐵,具有承載強、穩定性高、吸振性好等優點。也有部分采用 Q235 鋼板焊接鑄鋼,或鋁合金等材質。結構緊湊,尺寸根據電機型號定制,表面有電機安裝孔、銷孔,部分帶高度調節功能和減震裝置。主要用于解決電機型號多樣與平臺接口統一的適配問題,對電機進行安裝與固定,確保電機軸與測功機軸的同軸,部分底座的減震、調平功能可輔助優化測試環境。
電機測試底座需安裝在混凝土硬化、平整度誤差在 5mm/㎡以內且承重匹配的地面。安裝時需使用水平儀、扭矩扳手等工具,通過放置減振橡膠墊、打入膨脹螺栓等步驟進行安裝,并進行粗調水平、精校平整度、時效穩定等調試操作。
電機測試底座日常需檢查表面清潔度、結構完整性和水平度。定期要進行防銹防護、水平度校準、精度檢測等維護工作,不同材質的底座需采取不同的專項保養
鑄鐵電機測試底座的常見問題集中在搬運安裝、精度保持、維護保養和使用環境適配四大類,具體如下:
1. 搬運與安裝問題
重量過大,人工無法搬運,需依賴叉車、起重機等設備,增加施工難度。
安裝時水平校準繁瑣,地面平整度不足易導致底座傾斜,影響電機與測功機同軸度。
固定螺栓易松動,長期振動可能導致底座移位,需頻繁檢查緊固。
2. 精度衰減問題
長期承受電機振動,可能導致底座微量變形,平面度、平行度精度下降。
未進行充分時效處理的底座,使用中易因內應力釋放出現精度波動。
加工殘留應力未消除,高溫環境下易發生熱變形,影響測試數據準確性。
3. 維護與損耗問題
潮濕環境下表面易生銹,尤其是未做防銹處理的安裝孔、邊角部位。
受到沖擊后易產生裂紋,鑄鐵脆性大,裂紋修復難度高,可能直接報廢。
表面油污、鐵屑堆積未及時清理,會加速磨損,影響后續安裝精度。
4. 使用環境適配問題
戶外或多粉塵環境中,縫隙易進雜物,導致調平機構卡滯,無法正常調節。
與不同功率電機適配時,預留安裝孔位不足,需二次鉆孔,破壞精度。
低溫環境下材質韌性下降,受振動沖擊時損壞風險顯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