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廣西省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變化和用電結構的持續變化等,引起電力負荷的快速增長與負荷特性的變化,導致負荷峰谷差率加大、負荷率降低、發電成本上升、電網調峰困難、供電可靠性下降、高峰時段拉閘限電等一系列問題。加強DSM是改善負荷特性、削減尖尖峰負荷的有效手段之一,DSM是指通過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引導電力用戶改變用電方式,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狀況,改善和保護環境,實現最小成本電力服務所進行的用電管理活動,是提高電力利用效率的重要舉措。政府及廣西電網公司已充分認識到DSM的重要性,有關部門出臺了很多關于DSM的政策,對實施有序用電、提高能效、緩解電力供需矛盾發揮了積極作用。廣西電網公司在進行DSM的具體實踐中,為了更有效地開展DSM工作,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與標準化集成技術,及時提出在全省范圍內建設DSM系統,系統的實施極大減輕了需求側數據收集、分析與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實效性。
1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工作內容核心要點分析
(二) DSM分析與管理:為了采取合理的DSM措施與手段,需要開展具體的DSM分析與相關研究。具體分析如圖表2所示。 圖表 1 DSM的工作內容及其核心要點分析 圖表 2 DSM的數據基礎、分析內容及其價值
2 基于IEC標準集成的廣西電網常態化需求側分析建設思路與模式 圖表 3 基于IEC標準集成的廣西電網常態化需求側分析建設思路與模式
廣西電網非常注重信息化建設,各類自動化系統應用不斷涌現,為業務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顯著的推動作用,同時,信息結構越來越復雜,電網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和高級應用系統也越來越多,DSM與電力生產、調度、營銷等各項業務不是相互孤立的,涉及的系統對象多,信息分散且龐大,搜索和處理工作量大,信息交互難。同時,各應用系統由不同的開發商提供,所使用的數據模型、應用接口、開發平臺千差萬別,使得各個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十分艱難,影響了DSM管理與工作的有效開展。廣西電網結合實際DSM工作內容與需求,采用基于IEC標準集成的常態化需求側分析思路,積極支持DSM工作,使DSM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具體建設思路與模式描述如下:
2.1基于IEC標準信息集成的總線型平臺促進供需雙方信息的有效溝通
(一) IEC標準化是貼合電力業務、確保可擴展性的信息集成基礎
1. 可避免盲目的“接口”建設,擴展性強,大大節省接口的開發時間,使集成項目的快速實施成為可能。
2. 各系統只需與總線平臺建立橋梁關系即可,不需要系統之間兩兩建立橋梁關系,用戶不會感覺到這些數據來自不同系統。
3. 支持漸進集成,可以建立企業級的應用集成平臺,降低集成難度。
本試點項目的建設是個良好的開端,通過基于IEC標準集成的廣西電網需求側分析實現與應用,具體獲得了以下收效: 圖表 4廣西電網基于IEC標準集成的需求側分析應用帶來的效益與前景展望
廣西電網需求側集成平臺建設成效顯著,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待更光明的前景,全面推進DSM,在省局層面試點成功以后,可以向地市局推廣,在DSM平臺上接入北海、河池、欽州、柳州、防城港等供電局的主站系統,集成更多的數據,開展豐富的需求側分析與高級應用,促進方案的合理制定與決策,促進廣西電網DSM的常態工作機制實現,并在“常態化”基礎建設之上“大展拳腳”,促進“智能化”實現。通過DSM有效實施,提高廣西電網的DSM能效,同時使DSM為廣西省電力資源的合理利用、緩解階段性的電力供需緊張形勢發揮更大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