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氣自動化在水電站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水電站的自動化方面,本文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水電站自動化的作用和內容,并進一步分析了設備選型及自動化設計。
(三)完成對輔助設備的自動控制
包括對各種油泵、水泵和空壓機等的控制,并發生事故時自動地投入備用的輔助設備。
(四)完成對主要電氣設備(如變壓器、母線及輸電線路等)的控制、監視和保護。
(五)完成對水工建筑物運行工況的控制和監視
如閘門工作狀態的控制和監視,攔污柵是否堵塞的監視,上下游水位的測量監視,引水壓力管的保護(指引水式電站)等。
三、設備選型及自動化設計
隨著水電站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水輪發電機組所需自動化元件愈來愈多,其作用就愈重要。但由于目前主機配套的自動化元件的性能不夠穩定、靈敏度差、精度低等因素以及自動化設計上的不足使水電站的自動控制的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就需要對設備進行選型和自動化設計。
水庫式電站的運行水頭變化范圍大:此類電站的調速器和起動開度一般按水輪機設計水頭設計,但當電站水頭降低,水輪機處于低水頭下運行時,電液調整器往往不能使機組達到額定轉速(自動狀態)為使調整器的起動開度增大,往往需更換芯片或在開度指示儀中串接電阻而使調節器輸出值與開度指示產生差值開機組。當電站水頭更小于設計水頭時,為使機組開機不致過速,而又必須換回芯片或撤除串接電阻,若采用PLC可編程控制器,則可根據電站水頭高低,修改其程序來改變起動開度即可。
四、結語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迅猛發展,原有的電力傳動(電子拖動)控制的概念已經不能充分概抓現代生產自動化系流中承擔第一線任務的全部控制設備。綜上所述,水電站采用綜合自動化系統后不僅提高水電站運行的經濟性和工作的可靠性、保證電能質量;而且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和減少運行人員,從而提高電站運行的效益,例如利用計算機系統監控水庫來水和中長期預報在內的優化運行,曲線繪制及科學調度,多發峰電等,每年可增加發電量2%左右;同時采用計算機監控電站各種參量及運行工況后,及時發現并排除事故隱患,事故后能及時處理事故,避免事故擴大,盡快恢復供電使系統事故率下降,處理事故時間減少,如此每年增加發電量1%左右;另外采用計算機監控在減少人員的同時也減少了相應的生活辦公設備和工資支出,因而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梢,水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與水電站的生產、效益密切相關,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加大,水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在越來越多的水利樞紐工程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樓承仁,黃聲先,李植鑫.水電站自動化.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5,10,1
[2]劉忠源.水電站自動化.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5,1(第二版)
[3]崔明.變電站與水電站綜合自動化.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