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現場總線技術是電子、儀器儀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的結晶,是工業自動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它將專用微處理器置入傳統的測量控制儀表,使它們各自都具有數字計算和數字通信能力,采用可簡單連接的雙絞線等作為總線,把多個測量控制儀表連成網絡系統,并按公開、規范的通信協議,在位于現場的多個微機化測量控制設備之間以及現場儀表與遠程監控計算機之間,實現全數字化、雙向多變量數字通信,一改過去長時間運用4-20mA的模擬信號標準。它在電力、冶金、石化、樓宇等方面的自動化系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2、廈門會展電力監控系統介紹
隨著總線上設備的增加,數據刷新的周期會變長,系統實時性會降低,如果要提高實時性,則要增加硬件投資,如增加通信模塊或提高系統配置。對于具體的控制系統,不必一味追求系統實時性,要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和客戶的具體要求,使系統各項指標滿足要求即可。例如會展中心高配室,一條RS-485總線同時連接20臺REF-541,要進行讀取數據、采集報警、開關分、合閘控制等多任務,不同任務對實時性的要求是不同的。我們在通信軟件編制中,對不同任務也加以區分,采用“硬實時任務”優先處理的算法,最終使系統各項指標均達到技術協議的要求。
4、現場總線技術將朝著開放系統、統一標準的方向發展
以微處理器芯片為基礎的各種智能儀表,為現場信號的數字化以及實現復雜的應用功能提供了條件。但不同廠商所提供的設備之間的通信標準不統一,嚴重束縛了工廠底層網絡的發展。對于廈門會展電力監控系統來講,該系統涉及到國內外智能設備共有5種,我們在工程實施中針對5中不同的通信協議分別開發出5種不同的驅動程序,每種驅動程序的調試方法也各不相同,這無疑增加了系統集成的工作量。
4、CAN;
5、HART。
預計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幾種現場總線標準共存、同一生產現場有幾種異構網絡互連通訊的局面。但發展共同遵循的統一標準,真正形成一種開放互聯系統才是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