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某發電廠1號鍋爐分隔屏過熱器超溫爆管的原因,介紹所采取的針對性運行調整措施及實施結果。
關鍵詞:超臨界;直流鍋爐;分隔屏過熱器;爆管
某發電廠一期工程裝有2臺600MW超臨界燃煤機組,1號機組于某年5月進入整套啟動階段, 7月26日投產。該機組鍋爐為超臨界壓力螺旋管圈直流爐,爐膛四角布置直流式噴燃器,配置6臺中速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鍋爐采用等離子方式點火(四角A層布置),啟動系統采用容量為30%BMCR的不帶循環泵的內置式啟動系統,汽輪機設高低壓兩級串聯旁路系統,旁路容量為35%BMCR。
1 鍋爐爆管經過
5月30日,機組首次整套啟動,順利進行鍋爐點火、汽機沖轉、發電機并網,機組帶10%初始負荷4小時進行暖機,機組與系統解列后,做汽輪機超速試驗,做汽機主汽門及調速汽門嚴密性試驗。
5月31日,機組再次啟動, 6月1日1:53發電機并網,逐漸加負荷,14:22向調度申請機組加負荷,進行鍋爐安全門校驗, 17:30左右,鍋爐轉干態運行,發現機組補給水量異常,各系統進行全面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情況,在對給水和疏放水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和隔離后,機組補給水量有所下降,于是按計劃帶負荷進行鍋爐安全門校驗,23:20發現撈渣機卡澀現象,發現內部有疑似受熱面鋼管。即向調度申請停爐,當時機組負荷330MW,分離器壓力22MPa,過熱器出口溫度正常,給水量860~920t,燃煤量178t。確定鍋爐爆管,經調度同意,于6月2日 1:42鍋爐停爐。
2 爆管檢查及分析
2.1 爆管情況檢查和試驗
(1)停爐后進入爐膛檢查:發現分隔屏過熱器爆管斷裂,部分管屏及定位管變形嚴重。
(2)光譜分析檢查:分隔屏管進口段材質為T12,出口段材質為T23,下部外三圈為T91,T91與T12間用T23短管過渡,通過對現場管光譜分析檢查,材質與設計圖紙相符。
(3)硬度檢查:對爆管管子和現場管子進行硬度檢查,T91管子HB基本在170左右,T23管子HB基本在140~150左右,T12管子HB基本在120~130左右,參考ASTM SA213標準,T12管子的硬度標準是不超過163HB,T23管子的硬度標準是不超過220HB,T91管子的硬度標準是不超過250HB。從硬度檢查上看,T91、T23、T12管子存在硬度梯度,數值符合ASTM SA213標準要求。
(4)金相組織檢查:在現場分別對T12、T23、T91三種材質管子進行金相取樣分析,T12、T91鋼金相組織未發生明顯變化,晶粒度、組織都基本正常,未發現組織有球化現象。但爆破的T23管子爆口側組織呈條形,碳化物嚴重球化并聚集長大,晶界呈鏈狀;爆口背面組織也嚴重球化并聚集長大,晶界呈鏈狀。
2.2 分隔屏過熱器爆管原因
分隔屏過熱器材質主要有SA-213 T12、T23 和T91,分別適用于≦540℃、≦580℃,≦650℃工況下運行,(額定工況下分隔屏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為482℃,管壁溫度為532℃),機組啟動期間,由于分隔屏過熱器較長時間超過其額定溫度運行,受熱面過熱,個別時段甚至超過管材金屬的最高使用溫度,使管材金屬內部組織發生變化,許用應力下降,管子在內應力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最后導致超溫爆管。
(1)爆口分析
對上圖爆破管觀察分析,該管子材質為T23,從管子上的爆口來看,爆口長度約130mm,寬度約50mm。破口處張開很大,呈喇叭狀。破口邊緣銳利,減薄較多,破口斷裂面較為光滑,呈撕裂狀,破口附近管子有一定的脹粗,破口內壁由于爆管時管內汽流急速沖擊而顯得較光潔。管子外壁呈藍黑色,破口附近并沒有平行于破口的軸向裂紋。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管子由于在短期內即被過熱到較高的溫度,其強度產生了明顯下降,但此時管子在高溫下有較好的韌性,在內部介質壓力的作用下,管子隨之產生了較大的塑性變形,管徑脹大,管壁開始減薄,當管子厚度滿足不了強度的要求時,就產生了爆破。通常情況下,管子的周向應力都是遠大于軸向應力的,所以管子爆口張開較大。
(2)對T23管在不同溫度下的最小壁厚計算分析
T23材料在不同溫度下對應的許用應力參考值如下:
溫度(℃)20100300400450500525550575600625650
許用應力(MPa)1281281251241171111058771563825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 T23材質在525℃以下時,許用應力變化不大,超過550℃時,許用應力下降較快。
不同溫度下管子理論壁厚計算公式(不考慮彎管和氧化等其它因素)
S=PD0/(2[σ]η+2Yp)
S:管子理論計算壁厚(mm)
P:設計壓力(MPa)
D0:管子外徑(mm)
[σ]:相應溫度下的許用應力(MPa)
η:許用應力修正系數,直管取1
Y:溫度修正系數,530℃以上取0.7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對應T23管子外徑為φ41.3 mm,計算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管子的最小壁厚值如下:
分隔屏出口管壁溫度
(℃)壓力
(MPa)許用應力
(MPa)管子理論壁厚S
(mm)
53025.4954.65
55025.4875.0
60022566.36
62522388.51
64022319.79
由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知,在當時的運行工況下,蒸汽壓力為22MPa時,當管壁溫度超過600℃時,管子計算的最小壁厚(6.36mm)已超出了原管子設計的壁厚(5.59mm),當管壁溫度達到625℃和640℃時,其最小壁厚要求遠大于管子的設計壁厚。
本次分隔屏過熱器爆管,損壞嚴重的是T23材質的管子。是由于運行中管子溫度超過了設計使用溫度較多造成的爆管。雖然管壁超溫沒有引起組織發生相變,但其組織已完全球化,晶界呈鏈狀,強度大幅下降,滿足不了介質運行工況要求,于是在管子上最薄弱的環節發生了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