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輸電線路架設過程中對土地破壞的方式、分布及特點,結合輸電線路自身特點,提出各種土地復墾措施,以為輸電線路土地復墾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輸電線路;土地復墾;保障措施
土地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我國現有人均耕地僅為0.079 hm2,不到世界人均數的1/4,且我國耕地面積正以40萬hm2/a的速度遞減,而人口卻以1 300萬~l 400萬人/a的速度遞增,土地資源嚴重不足。為了滿足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加快輸電線路建設和能源傳送成為我國目前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
隨著各種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大規模的建設,大片土地遭到破壞和壓占,面對輸電線路占地和土地資源不足的現狀,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本著“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把因輸電線路建設而遭到破壞的土地進行合理的土地復墾有著巨大的意義。
1土地復墾概述
土地復墾是多門學科交叉滲透的產物,是一個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有其本身的研究空間,復墾涉及到農業、林業、牧業、旅游、建筑、采礦、地質、土壤、生態、環境、經濟、管理、社會等眾多領域,與經濟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法學等學科息息相關,具有很強的交叉特點。
在我國,“土地復墾”一詞最早被稱之為“造地覆田”,“復田 、 墾復”、“綜合治理”等。直到1988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土地復墾規定》,“土地復墾”一詞才被確定下來。
根據《土地復墾規定》第2條:“本規定所稱土地復墾,是指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的狀態的活動。” 因此,土地復墾工程是解決生產建設和土地破壞間矛盾最有效的途徑[1]。
2輸變電工程對土地資源的影響
輸電線路作為一種線性工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建設過程中對土地或多或少地破壞和壓占。輸電線路對土地的破壞性質主要有永久性破壞和臨時性破壞。
根據輸電線路技術要求和施工特點,一般情況下,在輸電線路建設過程中破壞土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2.1鐵塔永久破壞土地
由于修建輸電線路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所進行改造自然的一種必然選擇,因此,鐵塔架立作為輸電線路工程的主體,壓占土地是一種永久性的破壞,不可避免。這部分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將變為公共設施用地,其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將不可恢復。從發展經濟的角度來看,輸電線路建設為全國的經濟發展輸送能源,合理的調配能源,滿足各地區負荷供給需求,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輸電線路塔基基礎在施工時,將開挖塔基區的土方,待灌漿后再回填土方,塔基區土層結構遭到徹底破壞,對土地的破壞程度很大。由于塔基區土地為永久性占用,是為滿足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需求而修建,是符合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2.2臨時設施對土地的破壞
在修建鐵塔和線路過程中,需要在鐵塔四周設置原材料施工場地、牽張場地等臨時設施。同時根據沿線的交通條件,修建施工簡易道路和人抬道路等臨時設施,臨時設施對土地的破壞為臨時性破壞,其暫時改變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工程完工后基本可恢復。臨時設施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2.2.1施工場地。施工場地主要用于施工材料堆放及加工,同時亦是施工人員主要的活動場所,對土地的破壞形式主要為壓占。由于施工場地是施工人員的主要活動場所,對土地破壞的持續時間最長,嚴重影響了施工場地區內土壤的緊實度,對土地的破壞程度較大。
2.2.2牽張場地。牽張場地停放各種牽引機械,施工人員來回走動及牽引機械壓占土地,同時為方便牽引,在牽張場地四周開挖地錨坑,以固定牽引裝置,牽張場地對土地的破壞形式主要是壓占,并伴隨少量挖損。由于牽張場地亦是牽引放線時施工人員的主要活動場所,對土地破壞的持續時間較長,嚴重影響施工場地區內土壤緊實度,對土地的破壞程度較大。
2.2.3施工簡易道路。在現有交通道路無法滿足運輸條件的情況下,修建施工臨時道路,由于在修建時施工道路部分路段需要進行開挖平整以滿足運輸要求,破壞了土壤結構,徹底改變了土壤養分的初始條件,同時施工車輛來回運輸,碾壓地表。施工臨時道路對土地的破壞形式是壓占和挖損。施工臨時道路碾壓破壞土地,基本是車輛的碾壓,持續時間較短,對土地的破壞程度一般。
2.2.4人抬道路。對于部分線路,由于施工車輛無法抵達施工場地,需要修建人抬道路以便人工背扛施工材料。部分地段需要開挖平整,以便施工人員來回走動,開挖破壞土壤結構,同時施工人員背扛施工材料來回走動,碾壓地表。人抬道路對土地的破壞形式是壓占和挖損。人抬道路碾壓破壞土地,基本是施工人員的碾壓,持續時間一般較短,人抬道路一般較窄,對地表的擾動破壞較小,對土地的破壞程度一般。
根據輸電線路施工過程中對土地破壞的形式不同,輸電線路建設對土地的破壞主要表現為挖損、壓占等方面。挖損主要指在修建施工簡易道路和人抬道路時,部分路段需要進行開挖平整以滿足運輸要求,開挖破壞了土壤結構及層次,土壤固結能力降低,結構松散,徹底改變了土壤養分的初始條件,而且增加了水土流失及養分流失的機會。壓占主要指輸電線路沿線布設的施工場地、牽張場地、施工簡易道路、人抬道路和人員及機械壓占土地,這種破壞方式一般不會改變土壤的自然構成層次,但在修建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和運輸機械來回走動碾壓土壤,將嚴重影響土壤的緊實度。
臨時設施對土地的破壞是臨時性的,一般其土地利用功能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