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25-10-09 15:11 來源:南方都市報
在新質生產力加速落地的當下,深圳再次以資本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近日,天眼查顯示,深圳市深創投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出資額15.5億元人民幣。該基金由深圳市引導基金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紅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匯通金控基金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呈現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特色。
這只基金的設立不僅是深創投進一步加碼“AI+具身智能”賽道的又一動作,也體現出深圳正在通過資本與產業鏈的深度結合,推動人工智能從技術創新走向大規模應用,在全國“AI+機器人”發展格局中鞏固領先地位。
瞄準全產業鏈,深創投加碼AI與具身智能
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國有創投機構之一,深創投自1999年在首屆高交會期間創立以來,始終活躍在創新產業(300832)投資前沿。目前累計管理資產規模超過5100億元,投資企業超過1700家。此次設立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也意味著深創投將這一領域列為重點戰略方向。
近年來,深創投不斷深化在AI和機器人產業的布局。今年6月,人形機器人整機廠商加速進化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9月,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深創投領投的新一輪A系列融資,單家投資額超過億元。據悉,深創投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累計投資項目約40個,涵蓋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廠商的全產業鏈,重點投資企業包括優必選、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樂聚機器人等9家企業。
深創投的投資邏輯清晰而系統——上游支持關鍵零部件和傳感器的技術突破,中游助力整機和平臺企業發展,下游推動AI+機器人應用場景落地。這種“全鏈條投資”不僅形成了硬件、算法和應用的完整生態閉環,也通過資本聯動帶動整個產業加速成長。
在AI終端側,深創投投資的榮耀終端是AI手機應用的重要參與者;在算法和模型側,云天勵飛等獨角獸企業同樣得到深創投的支持。這種“硬件+算法+應用”的布局,使深圳的人工智能生態更具系統性和可持續性。
憑借“國資背景、市場化運作”的獨特機制,深創投既能精準對接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又能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為前沿創新企業提供長期資金支持。這種投資模式不僅為深圳AI與機器人產業提供了資本驅動,也帶動創新成果加速落地,為新質生產力壯大注入持續動能。
錨定萬億賽道,深圳加速壯大AI與機器人產業
深創投的投資動作正契合深圳加速發展AI與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戰略。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AI產業規模達到3685億元,擁有典型企業2887家;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企業總量達7.4萬家,已形成以華為、騰訊為龍頭,比亞迪(002594)、大疆為支撐,優必選、云天勵飛等創新企業為中堅的“雁陣梯隊”。
今年3月,深圳市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百億級企業,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時,《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設定,到2026年AI企業突破3000家,獨角獸企業超過10家,推動百款以上AI終端進入市場,打造萬億元級AI終端產業。
政策正在不斷轉化為產業動力。今年8月12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深圳調研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時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攻克大模型、零部件、工藝軟件等“卡脖子”技術,擴大應用場景,并優化創新生態,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應用層面,深圳企業已展現出強勁活力。優必選科研級機器人“天工行者”已獲百臺意向訂單;樂聚推出全球首款5G-A人形機器人“夸父”,探索與新一代通信技術融合;越疆的仿生六足機器人在復雜地形展現穩定性;元象信息憑借國內最大規模MoE大模型,在VR和文化數字化領域實現突破。這些創新企業覆蓋硬件、零部件、算法等關鍵環節,凸顯了深圳在AI與機器人產業鏈上的完整競爭力。
資本市場的熱度也在持續升溫。2024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發生72起融資事件,占全國近四分之一,其中早期融資比例較高。這一趨勢顯示,資本與政策正形成合力,推動“技術突破—產業落地—資本循環”的閉環加速形成,使深圳在“AI+機器人”這一萬億級新賽道上不斷強化先發優勢。
可以說,深創投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的設立,正是這種產業資本與政策導向相互促進的結果,為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提供資本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