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25-10-29 10:02 來源:極目新聞
為大力推動我國傳感器技術的創新突破與產業生態構建,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10月25日,以“創新·融合·協同·超越”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暨第十六屆全國氣濕敏傳感技術學術交流會,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會議聚焦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領域前沿技術,匯聚行業專家學者共話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為推動我國相關領域發展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開幕式由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劉歡教授主持。

武漢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潘青煜致歡迎辭。他首先對出席此次會議的各界嘉賓、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對中國光谷、東湖高新區的發展情況進行介紹。他提到,在當前人工智能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傳感器作為人工智能硬件設施的“神經元”,成為了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而光谷聚集著大量科技力量,是我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是推動傳感器等關鍵技術創新的核心領域。他還指出,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已成立光谷傳感器產業創新聯盟,與華中科技大學攜手按照“一個聯盟聚力、一個規劃引領、一個大會賦能、一個研究院驅動、一個產業園集聚”的戰略布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繼續加快推動開展有組織的技術產業化,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光谷傳感器產業集群崛起。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高亮指出,第十八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暨第十六屆氣濕敏傳感技術學會交流會的聯動,從學術傳承層面開啟了“大傳感”宏觀視野與細分領域深度探索的對話新篇。他還提到,華中科技大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依托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智能制造裝備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培養了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投身傳感器相關行業,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在傳感器領域學科底蘊深厚。此次大會聚集了政產學研多方力量,也將成為進一步深化行業界、學術界合作,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傳感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高地的有利契機。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張彤,中國電子學會傳感與微系統技術分會主任委員盧革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主任委員陳青松分別為大會致辭。幾位專家深入剖析傳感技術前沿動態,解讀當前傳感技術發展趨勢與機遇,為促進學術交流與技術融合,推動傳感技術發展和傳感器產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開幕式后,吉林大學張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趙玉龍教授聯合主持大會報告。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郭源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樊尚春教授、浙江大學王平教授、東南大學黃慶安教授、吉林大學盧革宇教授、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江城實驗室主任楊道虹等分別從學術和產業多角度帶來傳感器技術發展報告。
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中國電子學會傳感與微系統技術分會聯合主辦,華中科技大學、湖北江城實驗室、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城集成電路超級孵化器、光谷集成電路創新平臺聯盟、光谷傳感器產業創新聯盟承辦,參會人數超1000人,除已舉辦的開幕式和大會報告外,后續還將開展專題分會、墻報展示、組織參會代表前往相關企業參訪,近距離考察前沿技術產業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