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1-24 11:01 《中華工控網》原創
對于電器工業,標準化工作一直都被稱之為技術工作的‘牛鼻子’,專家曾表示,只有在人才培養、標準制定等多個方面,在國際標準化組織里有更多話語權,整個‘牛鼻子’牽起來會更順手。
近日,在第七屆中國電氣工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一屆中國電氣工業百強研究發布會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部主任、北京電工經濟技術研究所標準分所所長盧琛鈺先生回顧了“十一五”期間所取成績,與如何在電氣標準化工作“十二五”期間,為整個行業作出支持和服務兩大部分內容做了精彩演講。
以振興制造業為目標,開創電氣工作新局面
實施標準化科技創新,推進重大裝備標準研制上新臺階。
盧琛鈺先生回顧,“十一五”期間的電氣標準化工作,以振興制造業為目標,開創電氣工作新局面。實施標準化科技創新,推進重大裝備標準研制上新臺階。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需求。
十一五期間,首先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題的電工標準化的新的工作機制。關于新機制的建立,早在2005年的時候成立了協會標準化委員會,并以委員會為平臺,以標準委員會為鎳帶,產學研相結合承擔一些標準的研制,組織龍頭企業為主承擔重點領域的技術標準研制。優勢企業承擔新標準委員會的秘書處和主任委員,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登上國際標準化的舞臺。
其次建立了重大裝備技術。第一,配合國家重大裝備研制。落實整個裝備制造業,前幾年是振興的若干意見,前幾年出臺是振興規劃,組織臨界火電機組,大型空冷機組等重要標準。另外依托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今年開始啟動百萬千瓦水電機組,屆時,國家水電很多項目又會熱起來。第二,發出結構合理的標準體系,建立了整個突出重大裝備,發輸配用協調發展,結構合理的電工標準體系。重點推進重大裝備,重要產業技術標委會組建,對企業承擔秘書處的標委會也重點進行扶持。基本上建立了體系完善,國際對應,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求的電工行業的標準化組織體系。
再者就是提高整個標準的水平。截至2009年底的統計,電工行業國家標準總數1493項,其中強制性標準269項,推標有1198項,還有國標指導性文件26項,電工行業現行的行業標準總數是1731項,這個主要是指工信部負責管理的標準。應該到今年年底到明年還有一批能源局負責管理的能源標準涉及到輸電設備的標準也會出臺。到去年年底采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為1003項,采標率為67%。
挑戰和機遇并存
在發展“十二五”期間,挑戰和機遇是并存的。 對于電氣標準化工作的“十二五”,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與國家財稅政策,環保政策放在一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度要求切實增強做好標準化工作。同時在產品質量,保證安全這些方面發揮作用。
“十二五”期間,電工行業標準化工作重點任務,第一是從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高度切實增強做好協會標準化工作。第二,配合國家能源政策,加大新能源領域標準化工作,比如風能,水能,包括智能電網的一些標準化工作。包括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方面,也是國家標準為牽頭,四部委聯合作出一個初步的體系,也制定出來目前急需的15項標準。第三,加快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標準化工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提供技術支撐。第四是健全完善整個標準體系,服務于行業振興。第五是國際標準化這一塊,我們要配合國家產業走出去戰略。第六不斷探索和創新。
盧琛鈺先生表示:“十二五”的標準化重點領域有 500多項標準,國家標準有351項目,行標有163項,沒有明確國標或者行標的25項,主要是產品方面的。主要幾個方面:
一個是高效清潔發電設備,重點加強汽輪機重要性能實驗以及大型汽輪機關鍵部件標準,70萬千瓦以上的水電設備和抽水機組標準,發電機組的狀態標準制訂。
二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等等,另外還有潮汐能,生物質能等等我們也是會推進這方面工作。
三,智能電網設備的這一塊,我們已經成立了智能電網的分委員會,我們想整個啟動,但是目前來看,輸和配這方面比較急需一些。
四,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設備。
五,是消費類的電工產品,提高建設和諧社會與民生密切相連的消費類電工產品權聲明周期的安全性和環保性。
六,新型綠色電工基礎材料,重點加強風電、核電,大型水電設備這些方面的推進。
七,電工產品節能減排領域,重點加強風機、水泵、壓縮機,用點機系統能效現場測試方法及裝置、電機系統節能技術、電工產品碳排放等等。
八,環境適應性方面,還有相關檢測標準,人們模擬室外條件下的環境適應性等等,主要是滿足西部開發還有重大工程建設。
九,電工產品共性技術,重點加強電氣場所安全,電氣工作區域,還有防爆的標準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