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0-10 15:13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中國已成科技人力資源第一大國,但是90%的科研成果,在基礎研究到企業產品開發中“死掉”。
大學是科研成果的產出地,但如何把大學里的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這臨門一腳的難題遲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蘇州60余家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是政府主導的產物,在這里政府相對強勢、經濟相對發達、創新型企業被賦予足夠分量——企業強經濟才能強,科技工作的著力點主要在企業。
幫科研成果穿越“死亡之谷”,培養具有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的創新人才,是擺在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務。越來越擴大的招生范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政府、高校、研究生一族,必須清醒認識一點——學以致用。
畢竟,創新能力和智力一樣,不能由教師傳遞給學生,只能培養,這是難點也是癥結。政府、高校,必須在此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企業申請設立、出資建設,引入高校研究生導師指導下的研究生團隊——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將參與企業技術研發、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首要任務,無疑是一種對于“解決之道”的探索。
這里或許產生不出最高深的理論,然而,這里恰恰抓住了產學研合作的中心環節——市場需求。
廣大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把市場的需求當作選題,在企業的支持下,聯合開展科技創新,便于人才發揮關鍵作用,便于從源頭上扭轉高校的科研導向。
當校企間的利益共同體形成時,數以萬計的研究生,才能激發最大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千千萬萬的科技人員,才能在完成企業研發任務的同時,真正實現自身價值。
這是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創新型企業、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國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