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5-12 17:03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武漢東湖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2008年保持了30%以上的速度增長,完成企業總收入1750億元,比上年增長34%;完成工業總產值1565億元、工業增加值5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和32.1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5.3億元,增長31.2%;完成財政收入44.5億元,增長30.5%。
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武漢東湖高新區緣何能夠逆勢上揚?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傳鐵近日說,金融危機既是危機,也是機遇。東湖高新區的又好又快發展,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與創新體制機制的有機結合。
創新體制機制為發展護航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機遇,只屬于那些抓住機遇的人。”湖北省省委書記羅清泉的話響在耳邊。東湖高新區正是這樣超前謀劃、布局發展,為高新技術產業化危為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08年10月初,東湖高新區選擇了區內五類265家企業進行專題調研,了解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根據企業反饋的信息,高新區采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富士康、中芯國際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投產、量產,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光谷金融港、第4.5代TFT項目先后開工建設,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后勁。
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股權化的政策。東湖高新區去年出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暫行辦法》、《關于推進科技人員創業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鼓勵科技成果股權化、資本化。對以科技成果等無形資產出資入股企業的,其最高比例可達注冊資本的70%;對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經濟效益,企業可以期股、或技術分紅等形式,獎勵科技人員。技術分紅享受者可將技術分紅作為出資,購買公司股權。
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都可以作為無形資產入股公司。如在紅光高清NVD項目的產業化過程中,光谷高清公司總注冊資本2400萬元,其中科技人員和管理團隊以知識產權入股650萬元,占股比例達27%。武漢高科集團依托光電國家實驗室,與國外眾多科研機構合作成立的迪源光電公司,注冊資本8500萬元,其中科技成果轉化股本1500萬元,占股比例達17.64%。最近,由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整體改制的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注冊資本1.3億元,知識產權占比達20%。
東湖高新區運用交易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股權化,對于通過科技成果轉化信息發布與交易平臺完成的科技成果產權交易,給予交易雙方實際交易額5%的補貼。
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融資難是金融危機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東湖高新區利用國家擴大投資、啟動內需推出的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去年12月以來,高新區已與20家銀行確認落實了106家企業121億元的貸款授信。
積極策劃推進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東湖高新區直屬國有企業湖北省科技投資公司為主發起人的武漢光谷科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5000萬元,通過同業拆借2500萬元,累計可貸資金7500萬元。東湖高新區還組織園區9家重點企業參與武漢市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的發行工作,發行額度4.2億元5年期企業債券。
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高新區在光纖到戶、LED、太陽能照明、高清顯示等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產品已進入市場。在省市的支持下,高新區的這類產品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在政府辦公、學校、醫院等公共領域廣泛應用;或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商家、個人用戶采用本地的自主創新產品。
東湖高新區對企業從改制、上市到再融資的不同階段給予獎勵,最高可達355萬元。截至目前,東湖高新區上市公司達到22家,其中境內上市17家、境外上市5家,直接融資總額達到135.33億元。
在全國首創非上市公司開展股權質押融資的業務。高新區為區內艾維通信、武漢安能、江通動畫、銀泰科技、綠世界環保等28家公司共融資35筆,總資金6億多元。其中,武漢安能集團通過先后兩筆資金融資,大力拓展市場,從一個地方性小電廠迅速成長為湖北熱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艾維集團通過融資引進關鍵技術設備,鞏固了在全國通信市場的骨干地位。
一個人才就是一個產業
“1個人才、1個產業、1個億的效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武漢烽火科技從外地引進了一位3G信號覆蓋天線產品領域的專家,與公司原有技術團隊開展一年半的合作,形成了包括2G、3G信號覆蓋天線方面比較豐富的產品生產格局,2008年銷售合同達到1.2億元。同時,高新區通過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引進,加快了3G測試實驗室的建設,促進了在3G通信領域的研發,搶占了3G通信領域的制高點。
高新區組織國家光電實驗室和龍頭企業“出?!?到美國加州、波士頓等城市,引進特色產業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和項目,并招聘頂尖人才,引進科技人才,以增強光谷人才高地的創新實力。同時,繼續深入推進科技創業,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本地大學生在高新區就業、創業。
光谷正加緊建設“人才特區”。去年12月,東湖高新區被中央人才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授予“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利用這一優勢,制定了“3551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要在3年時間內,圍繞東湖高新區未來發展的5大重點產業,引進和培養50名左右掌握國際領先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以及1000名左右在新興產業領域從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高層次人才,提升高新區創新能力。
“崇尚成功、寬容失敗、鼓勵競爭”是光谷文化的精髓。往昔的“孔雀東南飛”正在變為“候鳥北返”。最近,從沿?;氐轿錆h,進入光谷的研發人員占到一些公司現有研發人員的10%,許多以前跳槽出去的行業精英紛紛回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