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4-09 11:17 來源:商務周刊
這一年與全球經濟危機的戰斗,2009年我國十大重點產業總體運行情況延續了企穩回升的態勢,但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外部需求增長緩慢、貿易摩擦加劇以及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壁壘增多等問題,都將對我國的經濟復蘇帶來潛在的風險,應謹慎對待。
十大重點產業運行情況
汽車:我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利潤增長52%。2009年汽車產銷分別為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增長48.30%和46.15%。1—11月,全國汽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988.27億元,同比增長52%。汽車出口33.24萬輛,同比下降46%,但11月、12月連續兩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鋼鐵:粗鋼產量增速持續上升,大中型鋼企虧損面擴大。全年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3.5%,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6個百分點。但72家大中型鋼企中,虧損面擴大至67.7%,虧損企業達到48家,虧損額也創127.7億元新高。
紡織: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利潤增長25.39%。2009年紡織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2009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5.39%,增速比1—8月加快13.11個百分點。200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下降9.8%,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1.7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工業增加值連續8個月保持單月增速兩位數增長,利潤同比增長22.81%。2009年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比前三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其中,12月增長22.8%。2009年,我國機械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19.25%,12月單月出口額同比增長12.49%,首次單月增速由負轉正。
船舶:產值、出口增速繼續回落,利潤增幅回落,后7個月新接訂單超過全年總量的95%。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484億元,同比增長28.7%;2009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3%,同比增幅減緩42.2個百分點。全年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下降5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6—12月份新接訂單占全年總量的95.5%。
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連續6個月為正增長,利潤降幅持續收窄。2009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比前三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保持累計增速為正。全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5.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0個百分點。
石化:石化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其中化工行業好于其他子行業。2009年石化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比前三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增長4.8%,煉油行業增長5.2%。1—11月我國石化行業利潤同比下降5.2%。11月份石化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2%,首次實現正增長。
輕工: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加快,利潤同比增長23.8%,連續兩個月出口交貨值增速為正。全年輕工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比1—11月增速加快0.3個百分點。1—11月輕工行業實現利潤增長2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2009年輕工行業出口交貨值下降5.4%,11月和12月分別增長3.9%和10.9%。
有色金屬:十種有色金屬累計產量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利潤降幅收窄,主要產品出口降幅持續收窄。2009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5.79%,1—11月同比增長3.4%。1—11月有色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0.4%,比年初的兩個月縮小79.1個百分點。2009年我國出口的精煉銅同比下降24.12%,較上半年降幅收窄66個百分點;出口原鋁同比下降58.32%,較上半年降幅收窄22個百分點;出口精煉鋁同比下降31.48%;出口精煉鋅同比下降58.96%,較上半年降幅收窄27個百分點。
物流:全社會貨運量持續回暖,其中公路、水路、民航運輸貨運量增速持續加快,鐵路運輸貨運量增速也由負轉正。2009年,我國全社會貨運量274.4億噸,同比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加快2.5個百分點。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1.9%,而1—11月同比下降0.7%,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6%。
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1. 產能既存在總量過剩,也存在結構性過剩;結構性過剩不僅存在于中低端領域,也存在于高端領域。
在總體產能過剩方面最典型的是鋼鐵,2009年全年鋼產能過剩高達1億噸左右,盡管如此,鋼鐵投資仍在增加,新增產能持續增多。2009年1—11月,燒堿、純堿、磷肥、聚氯乙烯、甲醇行業裝置平均開工率嚴重不足,而與此同時磷肥、農藥、涂料顏料、橡膠制品和無機鹽等行業投資增速遠高于行業投資平均增長水平,甲醇等煤化工項目更是“遍地開花”。另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09—2012年全球造船產能過剩仍達1億載重噸。
從產品結構上,中低端領域產能過剩明顯。目前,國內除礦產及高檔高精尖深加工產品外,絕大多數有色金屬品種冶煉產能、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國內大多數有色金屬品種冶煉產能嚴重過剩。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紛紛擴大生產線,行業排名前6名的企業都已延伸到全系列產品,這其中低水平、低價格進入者居多,行業技術水平并未提高。造船產能也出現普通船型制造能力擴張過度,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研制能力不強。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端領域產能也出現過剩。從電子信息行業看,2009年,國內液晶面板投資火熱,僅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的高世代生產線就多達7條,總投資不少于2000億元。目前在建新能源汽車項目或規劃產能遠遠超過政府2009—2011年50萬輛的規劃。另外,目前板材過剩產能遠大于長材,這是造成有時熱軋板卷價格低于線材、螺紋鋼價格的重要原因。
2. 原油、棉花的價格上升,給下游產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
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推動下,化工企業還面臨成本上升壓力,目前化工行業利潤總體上雖然實現了增長,但營利能力很弱,銷售利潤率僅為5%,大多數企業仍在盈虧線上掙扎。
此外,在全球棉花供不應求的預期下,國際棉花價格也將高位運行,紡企成本壓力上升。2009年國內棉花種植面積出現萎縮,2009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為7816萬畝,與2008年相比減少1089萬畝,減幅12%;總產減少95萬噸,減幅12.1%。美國農業部2010年1月預測數據,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236萬噸,遠低于全球棉花總消費量3222萬噸。
3. 受新訂單情況不佳、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以及經濟刺激政策退出的影響,應謹慎看待經濟復蘇。
2009年1—11月我國機械工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8.19%,大大高于同期產銷增幅,這說明企業外部環境確實仍然相當嚴峻。據對重點聯系的機械企業的抽樣調查,2009年1—11月新增訂單同比增長13.64%,遠低于與前幾年同期新訂單30%左右的增幅。2009年,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也同比下降了55%。
世界銀行2010年1月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將比上年增長2.7%,2011年的增長率預計也只有3.2%,經濟復蘇步伐緩慢。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貿易量驟減14.4%,預計2010年將恢復至正增長4.3%的水平。世行也警告說,“隨著財政刺激效果減退,全球經濟復蘇力度偏弱,失業率將居高不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受到危機后遺癥及金融監管加強的影響,將面臨借貸成本上升及資本流入減少的局面”,經濟增長將受到抑制。該報告預測2010年發達國家經濟將較上年增長1.8%。美國和歐洲國家將分別僅增長2.5%和1.0%,呈現低增長。發展中國家整體增幅為5.2%,也無法回到危機以前8%以上的水平。
4. 貿易救濟案件數量增多,形式也更為多元化,進口量增價跌的現象應重點關注。
從國外對華貿易救濟案件情況來看,2009年以WTO統計口徑計算,國外對華共啟動119起貿易救濟案件,同比增加11起。其中,涉及鋼鐵、石化、紡織、機械、輕工、汽車、有色金屬7個行業的案件數占比達82.4%。從我國貿易救濟申訴案件情況來看,2009年以WTO統計口徑計算,我國共啟動20起貿易救濟調查(按中國統計口徑為11起),比2008年同期增加6起。按照我國統計口徑計算的案件數高于1997年我國貿易救濟措施實施以來任何年份的案件。此外,我國在2009年首次對外發起反補貼調查。
同時,2009年部分產業進口產品量增價跌的現象也應重點關注。目前日韓船配企業在我國銷售的船用主機、曲軸等船用配套產品,一般要比我國同類型產品價格低10%—20%,這使國內船舶主機關鍵配套設備及二輪配套產品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滑。2009年以來,鋼材進口量同比增速從1月近40%的負增長增至9月的50%、12月的60%,量增價跌趨勢明顯,2009年全年鋼材平均進口單價同比下降27.2%。由于進口鋼材多為高附加值產品,也是國內鋼企努力研發的產品,導致國內企業銷售受阻,庫存增加。2009年1—11月,我國有機化學產品進口量同比增長53.1%,其中乙烯和甲醇的進口同比分別增長37.7%和360.4%,合成樹脂進口量同比增長23%,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的進口同比分別增長68.6%、52.8%和85.3%。石化產品進口大增是造成國內市場持續低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5. 節能環保要求日益嚴苛,產業結構升級的要求更加緊迫。
近幾年密集出臺的一系列國際公約、規則和標準都說明,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核心的“低碳經濟”大有引領經濟發展模式變革之勢。
歐盟EuP指令的急迫性和強制性正在凸現,總計25項實施措施會密集出臺,且多項指令草案被迅速發布為歐盟委員會法規。歐盟還提出新的WEEE和RoHS指令修訂草案,以及2009年6月底對REACH法規附件XVII第一次修訂,在原有52類限制物質的基礎上增加6類限制物質。此外,預計日本版REACH也將于2010年全面實施。同時,降低待機功耗成為全球電子電氣設備能耗法規的重要內容,美國出臺5項新節能標準,且對高能效產品給予補貼。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歐盟要求將航運減排納入會議日程,并希望通過強制性的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公式,在船舶的設計和建造階段就對其綠色性能進行規范。雖然目前國際上對綠色船舶的定義尚無統一標準,但針對航運業的排放和污染問題,國際海事組織(IMO)早就出臺了相關法規,要求至2010年淘汰單殼油船、油船泵艙實行雙層底保護、船舶燃油艙實行雙殼保護、船舶壓載水需進行處理后再排放等。
6. 知識產權壁壘成為對電子產品貿易保護的重要發展趨勢。
目前,美國涉及中國產品的337調查逐年增多,絕大多數集中于電子產品。從2005到2009年的5年間,美國涉及中國的337調查案件分別為8起、13起、18起、13起、16起,其中機電領域的案件為6起、9起、10起、8起、11起。
知識產權訴訟也將成為知識產權壁壘的重要形式。2009年,在MPEG-2專利池下的幾大國際IT公司在美國聯合起訴海爾公司;2009年3月,MPEGLA公司在美國和德國對聯想公司亦提起專利侵權訴訟。預計在MPEG-2數字視頻壓縮標準下的專利之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