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2-26 16:59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年年有進步,值得慶賀!
中國企業 500強,一年一度聚一堂。企業高峰會恰似企業奧運會,展現著中國大企業的實力。 2008中國企業 500強,又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實現了“兩個雙”,一個是經營規模和實現利潤雙增
長,一個是資本效率和勞動效率雙提升。
20年前,我開始研究中國的大企業,那時,我們連一家能走向世界的大企業都沒有。 1995年開始有 3家公司入圍世界 500強。以后每年以 1、2家的速度增長,近幾年腳步有所加快, 2006年達到 19家, 2007年22家,今年 26家。十幾年來,我們取得了持續的、長足的進步,值得慶賀!
時刻做好過冬的準備
縱觀改革開放的 30年,我們過了 10年的春天, 10年的夏天,10年的秋天。 10年的春天我們撥亂反正,解放思想, 10年的夏天我們艱苦奮斗,滿懷希望, 10年的秋天我們有所收獲,走向富強。
而今天,我們正直面眾多的挑戰,冬天會不會來臨呢?回顧歷史容易,預測未來難。我們能做的是居安思危,時刻做好過冬的準備!我們要時刻反問自己,如果冬天來臨,棉衣準備好了嗎?糧食儲備好了嗎?其實,冬天也并不可怕,我們可以強身健體,狠抓管理,可以背靠背取暖,謀求合作。
如何保持 500強的地位
抓經濟像開飛機,辦企業像開汽車。飛機最怕失速,開車最怕超速!在宏觀經濟層面,我們需要的是千方百計維持經濟發展的足夠動力,在微觀企業層面,我們需要的是誠惶誠恐保持企業成長的足
夠理性。做人貴和,做事貴分,做企業不能把企業法人的錢當成自己的錢,不能把銀行借來的貸款當成自己的資金,不能把組織賦予的權力當成自己的權力,不能把黨和政策的成就當成自己的成就。
今年 500強企業的榜單又有較大的變動, 82家企業退出 500強行列,看來,要長期保持 500強地位并不容易,這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如何實現企業的健康、穩健和持續成長。
怎樣才能健康成長?投資額和利潤額的協調增長,才能健康成長!怎樣才能穩健成長?擴張動力和調控能力的協調配合,才能穩健成長!怎樣才能持續成長?經濟績效和管理能力的協調提升,才能持續成長!
企業成長“三道”
我把優秀企業的成長道路簡稱三道:即生存之道,職業之道和君子之道。
生存之道是必須關注賺錢,你必須有好的產品、好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活下去。企業不管大中小,只要效益好。
職業之道是開始思考怎樣賺錢,企業家是一種職業,要明白這個職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天職觀念。
君子之道是開始思考該不該賺錢,真正挑戰我們的智慧的是,到底為誰賺錢?賺什么錢?賺了錢干什么?
懂“三道”的優秀企業家有 “三寶”,那就是知識、文化和倫理。
財務金融知識告訴我們,做企業必須取得經濟效益,否則無法生存;
企業文化理念告訴我們,做企業必須有核心價值觀,否則無法長久;
商業倫理責任告訴我們,做企業必須負起社會責任,否則成功也是失敗。
做偉大公司,不做偽大公司
公眾對大企業壟斷行為的不良印象依然強烈,對大企業社會責任的呼聲更是日益高漲。作為中國優秀企業群體的一員, 500強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社會責任方面也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大企業應該更積極地推出自己的社會責任報告,更積極地制定自己的商業行為準則,為中國企業做出表率。做強大公司,不做強人公司;做偉大公司,不做偽大公司!
社會責任感,意味著自律;做領導,最難的是自律。三流領導管下級,二流領導管同級,一流領導管上級,超一流領導管自己!優秀領導者之所以優秀,在于他們善于定位,好的定位會會使領導者獲得“管人不累,被管不煩”的身心感覺。
管人不累,需要處理四大問題:原則問題要堅定不移,重大問題要明明白白,突發問題要冷靜應變,例外問題要建章立制。這樣才能高瞻遠矚,舉重若輕。
被管不煩,需要堅持四不原則:不與員工爭利,不與下級爭權,不與同級爭功,不與上級爭名。這樣才能心態平衡,身正影正。
西部崛起之戰略
從500強的地區分布看,東部、東北部的強勢在減退,中部的崛起沒能保持持續,而西部入圍企業的明顯增加成了今年的最大亮點!我們相信,西部企業一定會發揮自己的優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走出自己的道路。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僅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戰略。正所謂:有為于勢,無為于逆;有為于大,無為于小;有為于下,無為于上;有為于前,無為于后,有為于制,無為于權。我們堅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在中國西部打造出更多更好的 500強企業。
今天, 我們正直面眾多的挑戰,冬天會不會來臨呢?其實,冬天也并不可怕, 我們可以強身健體,狠抓管理,可以背靠背取暖,謀求合作。短期、中長期看經濟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上午學院 楊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