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1-13 11:04 來源:經濟日報
華儀電器集團的廠區內,一棟新的廠房正在緊張施工,這里將成為1.5兆瓦風機的臨時生產車間。訂單來得太快,距離廠區不遠的新生產基地還未開建,華儀電器集團的780千瓦風機已經開始批量生產。
就在3個月以前,華儀電器集團首臺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順利下線。“我們還在上海臨港產業區拍下100畝土地,準備興建研發中心,繼續研發2.5兆瓦、3兆瓦風機。”對未來發展,華儀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陳道榮充滿期待。
今年前三季度,華儀電器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華儀電氣(11.81,0.19,1.64%,吧)股份公司實現總收入5.67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也保持穩步增長。華儀電器集團能夠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企業的不利影響、保持發展活力的秘訣,在于不斷創新升級,始終走在產業發展的前沿。
華儀電器集團位于溫州樂清市,以高壓電器生產見長,2002年3月成立浙江華儀風能開發有限公司,開始把觸角延伸到方興未艾的風電領域。2005年,華儀電器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780千瓦風機成功下線,并實現批量生產。2008年1月9日,華儀總價值176萬美元的3臺780千瓦風機出口智利,成為我國首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出口海外的風機。
2006年底,華儀又把目光投向1.5兆瓦風機。經過一年多的研發,2008年7月31日,華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兆瓦風機成功下線,6個月調試期后,華儀電器集團將成為全國有能力生產1.5兆瓦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的8家企業之一,更是其中惟一一家民營企業。對國家大力提倡鼓勵發展的風力發電市場,陳道榮充滿憧憬:“根據‘十一五’規劃,我國明年的風機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兆瓦,目前的產能只有500萬兆瓦,這是一個價值6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不僅是風電,回首華儀電器集團20余年的發展歷程,“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是其不同發展階段共同的關鍵詞。
1986年創立之初,華儀是一家生產開關配件的小企業。1994年,華儀花費當初被認為不可思議的高價————38萬美元,引進了生產開關柜的數控設備。這一次,華儀電器主動轉型,選擇了生產高壓電器配件,避開了與樂清市其他低壓電器企業的低價競爭,開拓了屬于自己的市場空間。
二次轉型是一場更清晰的“升級”。生產高壓電器配件,雖然銷路好,但技術含量低、市場份額小,華儀要在高壓電器行業做大做強,必須擁有企業自己特色的高科技產品。他們把突破口放在了戶外高壓開關上。1992年,華儀引進開發了我國第一代戶外真空斷流器,到1995年,產量居全國第一。1998年,華儀前瞻性地開發研制了無油化戶外柱上開關,成功應用于我國第一條城網配電自動化系統———邯鄲城網配電自動化系統中。
“也就是在1998年,國家開始大規模投資城市電網、農村電網‘兩網’改造工程,我們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陳道榮說,伴隨10年來的不斷發展,目前,華儀電器戶外開關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高達20%。
當2002年華儀進軍風能產業時,謀求主動轉型已經可以視作企業戰略調整的常態。正是由于華儀集團一直主動創新、主動升級,始終走在行業發展的最前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面前,華儀依然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008年,在6年創業創新結出碩果之后,華儀依然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前行。華儀即將在上海建立研發中心,研發目標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5兆瓦風機、3兆瓦風機、風機自動化控制系統。同時,華儀再度瞄準大功率太陽能熱電發電技術,向太陽能領域進軍。
被溫州企業界稱作“運氣好”的陳道榮說,“華儀是在不斷轉型升級中獲得發展的,一次次成功的轉型,在于始終保持危機意識、創新意識。”
華儀電器集團的發展道路,對很多企業是一種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