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8-15 10:14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雙防”目標已經開始讓位于“一保一控”。為實現上述目標,放松財稅政策或許是一劑良方。刺激內需、加大農業補貼、提高出口退稅率成為業內共識。
東方早報理財一周記者/陳金艷
宏觀調控政策的“靴子”終于落地。在經過此前決策層一系列調研之后,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同時“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
這表明,年初制定的“雙防”目標已經開始讓位于“一保一控”。
調高出口退稅率先行
2008年以來,由于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和外需減少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出口行業利潤率更是大幅驟減,尤其是紡織服裝行業。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在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目前紡織行業三分之二的企業實際利潤率只有0.62%。在此前,就有不少專家預測,下半年出口退稅率有上調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本周四,國家稅務總局在其網站發文指出,經國務院批準,自8月1日起,將部分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將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
東海證券分析師張先萍表示,在目前外部經濟放緩、人民幣快速升值、原材料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之下,服裝紡織企業生存壓力很大。雖然造成目前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出口退稅,但是從國家政策角度來看,出口退稅政策是針對行業具有最直接調控效果的政策,目前出臺這個政策完全是在預料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周四發布的關于調整出口退稅的通知中,紅松子仁、部分農藥產品、部分電池產品、碳素陽極等行業取消了出口退稅。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在此前談到擴大內需的時候就曾表示,上調出口退稅,不應該是針對所有行業的,應該針對一些能擴大就業機會、增加企業附加值的行業。而服裝紡織行業恰恰滿足了這兩個要素。
出口退稅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平安證券服裝紡織行業研究員區志航測算,如果上調2%的出口退稅率,將使整個服裝紡織行業利潤增加180億元。
相對區志航的樂觀,東方證券施紅梅表示,這僅僅是一個短期利好,從長期看,并不利于行業進行產業轉型和升級,只有通過自然的優勝劣汰才能提升行業整體發展環境和競爭力。
財稅政策擔當主力
在將“雙防”目標轉成“一保一控”后,業內人士對接下來宏觀調控政策猜測良多。在實現上調出口退稅率后,下一個利好是什么?
在上周五中央經濟會議后,緊接著,從上周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2008年第二季度例會上透露出信息:將突出強調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貿易、金融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促進國際收支趨于基本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自2007年第二季度例會聲明中首次提出“穩中適度從緊”以來,本次例會聲明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首度放棄“從緊”二字。
然而,孫立堅認為,要做到真正的放寬貨幣政策比較困難,而且有可能對經濟產生副作用,阻礙市場正常發展。可采取適當地放松財政政策,通過稅收改革,做到真正的有保有壓。
“目前,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非常不理想,近一年來從緊的貨幣政策勒得中小企業喘不過氣。”孫立堅感嘆道。而且,數據也顯示,中小企業在資金方面的窘境早已存在。目前,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高的達80%,銀行為了防范風險,采取存單質押等方式,使中小企業在銀行的綜合融資費率達到了11.65%。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32553億元,增收76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略低于一季度的33.8%,雖有明顯減速,但仍遠高于20.1%的GDP名義增速。
孫立堅也認為,“從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財政狀況良好,這就使得我國的財政政策具備了更多的發揮余地。”他認為,對企業進行現金補貼,還不如降低企業稅收。
近幾年來,無論經濟發展水平高低,我國稅收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生產型增值稅有重復征稅之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期,過重的稅收與稅收的過快增長有可能脫離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給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如果能降低企業所得稅,解決重復收稅的情況,對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而且受惠范圍也比僅僅資金補貼要大。
調高個稅起征點
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扣除價格因素后同比增長6.3%,遠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4.2%,同時人均消費在扣除物價因素外同比增長5.7%,也低于通脹水平的7.9%,這說明國內消費能力在下降。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收入和消費的下降無疑增加了下半年經濟發展的難度。
因此,申萬首席經濟學家桂浩明指出:“我們應該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來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的腰包更鼓,拉動國內消費增長。”
今年上半年,我國個人所得稅完成2135億元,同比增長27.3%,明顯高于上半年GDP10.4%的增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也表示,個稅起征點應該從目前的2000元上調至5000元,只有這樣才能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
但是,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僅僅惠及了一小部分人。數據顯示,按照目前2000元的起征點,全國繳納個稅的人數占總人口比例不到2%。那么其余人怎么辦?
桂浩明認為:“在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同時,還應該下調利息稅,這有助于改善儲蓄長期負利率的現象。”
而孫立堅則表示:“我們應該打組合拳,在實行以上措施的同時,我們還應調低增值稅。有人曾經統計過,現在我們到超市買的每一樣東西,價格里面都含著17%的增值稅。”因此,孫立堅認為,如果調低增值稅,物價至少不會漲得像現在這么快。
對于如何保障農村居民利益方面,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對農產品(20.32,0.07,0.35%,吧)價格進行改革。
孫立堅指出,目前,我國農產品價格沒有完全放開管制。農民暫時還沒能做到完全自給自足,農民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只滿足了一部分生活所需,然而,在當前糧價高漲的情況下,農民生活質量開始下降。我們應該通過財政政策進行收入再分配。
桂浩明指出,進行收入再分配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鼓勵農村發展企業,對農村企業進行降稅優惠政策,以此改變目前農村的勞動結構,使其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其次,增加農民薪水補助,切實增加其收入,對低收入家庭更要加大補貼,這一部分人是最能直接刺激消費的。
孫立堅還補充表示,應加大對農藥、化肥的財政補助。
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