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劉鴻鵬172一6972一5322
引言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構建低碳、智能的能源系統,已成為推動園區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山東省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到2030年要打造一批省級零碳園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東樣板”。在這一目標指引下,以安科瑞EMS3.0為代表的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正成為實現園區能源結構優化和碳排放控制的重要支撐工具。

政策驅動與技術變革融合推進零碳園區建設
山東省提出“高標準、少而精”的建設原則,強調因地制宜、示范引領,推動園區從傳統高耗能向低碳化、智能化轉型。方案強調建設內容包括: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發展綠電消納、推進儲能設施建設、加強需求側響應能力、構建綠色智能管理平臺等。
這一系列舉措為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的部署與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礎,也為新型能源解決方案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空間。以安科瑞3.0版EMS平臺為例,其“源網荷儲”深度融合控制策略、多維能耗分析與調度優化功能,與政策所倡導的方向高度契合。

安科瑞EMS3.0平臺:助力構建綠色能源底座
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平臺是基于物聯網、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打造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平臺以微電網為核心架構,能夠實現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電網等多種能源協同運行,覆蓋園區的發電、用能、儲能、輸配等全過程。

其核心功能包括:
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控制:通過削峰填谷、柔性擴容、有序充電等方式優化能源調配;

能效與碳排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測園區電量、碳排、成本等指標,并自動生成月度、年度碳排放報表;

智能運維與故障預警:具備設備診斷、巡檢記錄、維保管理和專家建議功能,有效降低園區運維成本;

虛擬電廠與聚合響應能力:支持接入虛擬電廠平臺,實現多站點協同調度,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和市場參與能力。

這種系統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能力,正是山東省零碳園區推進“多種能源互補、智能調度、實時監控”要求的理想技術落地路徑。
場景融合:從理念走向實效
在安科瑞EMS平臺眾多應用案例中,園區級的部署已逐步形成示范效應。例如:
某研究院項目中,平臺通過集成光伏、儲能、電動車充電樁等設施,控制用電負荷,降低峰時電費,成功實現“能管+減碳”雙目標;
某高速服務區項目則依托平臺完成了各站點綠電監控、防逆流控制和遠程運維,形成了典型的“源網荷儲”區域化管理樣板。
這些案例表明,微電網智慧能源平臺不僅能滿足園區用能低碳化的技術需求,也具備了政策引導下實現“零碳”目標的落地能力。

對接山東建設路徑,探索協同機制
《零碳園區建設方案》中還特別強調了構建綠色智能管理系統的必要性,包括建立碳排放計量、監測、核算體系,推動AI技術在調度、消納、互補等方面的應用。安科瑞EMS3.0平臺通過其高精度功率預測、多維度能耗對比分析與AI輔助調度能力,可直接支撐園區開展碳足跡核算與能效優化,是對政策細節的高度技術回應。
此外,平臺支持分布式接入和靈活部署,適應不同園區的建設節奏和產業特點,符合“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的政策導向。無論是新建園區的系統整體設計,還是既有園區的低碳化改造,平臺都能提供可落地的數字化支撐。
結語
在“走在前、挑大梁”的戰略定位之下,山東省正加快布局綠色低碳新質生產力,零碳園區建設已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抓手。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平臺憑借其完善的系統架構、成熟的運行機制和廣泛的實際案例,為這一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未來,平臺將在更多園區復制推廣,助力山東打造“可持續、可衡量、可運營”的零碳樣板,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提供“山東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