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相控陣無損檢測的最小可檢缺陷尺寸及限制因素 超聲相控陣無損檢測的最小可檢缺陷尺寸并非固定值,通常在**0.1mm-2mm范圍內波動,具體取決于檢測場景與設備、工藝參數的搭配,其核心遵循“缺陷尺寸需大于超聲波波長的一半”這一物理規律(即瑞利判據),例如當采用5MHz探頭檢測鋼材質時(鋼中聲速約5900m/s,波長≈1.18mm),理論最小可檢缺陷尺寸約0.6mm,但實際應用中受多重因素制約,常需結合工程經驗調整判斷閾值。 影響最小可檢缺陷尺寸的核心因素可分為四類: 一是**設備與探頭參數。探頭頻率直接決定波長,頻率越高(如10MHz vs 2MHz)波長越短,理論分辨率越高,可檢出更小缺陷,但高頻聲波衰減快,僅適用于薄件檢測;陣元數量與排列方式也會影響聲束聚焦精度,陣元數量越多(如64陣元 vs 16陣元),聲束聚焦更集中,對微小缺陷的信號捕捉能力更強;設備的信噪比與信號處理能力同樣關鍵,高信噪比設備能有效過濾雜波,避免微小缺陷信號被干擾掩蓋。 二是**被檢工件特性。工件材質的聲速均勻性與衰減系數會影響聲波傳播,如鑄鐵等晶粒粗大材料會導致聲波散射,降低對微小缺陷的分辨能力;工件厚度過厚會使聲波能量衰減加劇,難以檢出深層微小缺陷;工件表面狀態(如粗糙度、涂層厚度)會影響聲波耦合效率,表面不平整可能導致聲能反射損失,錯過微小缺陷的信號。 三是**檢測工藝與耦合條件。耦合劑的聲阻抗匹配度(如機油、專用耦合劑)直接影響聲能傳遞效率,匹配度差會導致聲波反射率升高,微小缺陷的回波信號減弱;聲束聚焦位置與缺陷深度的匹配度也很重要,若聚焦點偏離缺陷所在深度,聲束能量分散,難以激發有效回波;掃查方式(如線性掃查、扇形掃查)的覆蓋密度不足,可能導致微小缺陷處于聲束盲區。 四是缺陷自身屬性。缺陷的取向(如與聲束垂直或平行)影響回波強度,當缺陷平面與聲束傳播方向垂直時,回波信號最強,易被檢出;若缺陷呈傾斜狀或與聲束平行,回波信號大幅減弱,可能被誤判為雜波;缺陷的形狀(如點狀、線狀、面狀)與尺寸比例也會影響信號特征,細長型缺陷若長度方向與聲束方向一致,可檢性會顯著降低。 實際檢測中需通過參數優化(如根據工件厚度選擇合適頻率探頭、調整聚焦深度)、工藝驗證(如采用標準試塊校準),在分辨率與檢測深度、覆蓋范圍間找到平衡,確保滿足行業對最小缺陷檢出的要求。
https://industrial.evidentscientific.com.cn/zh/ndt-tutorials/intr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