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在官網宣布,全球有11家新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分別是寧德時代、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長沙工廠和西部數據上海工廠。
加上此次入圍的工廠,目前全球已有114家“燈塔工廠”。其中42家位于中國,占比超過三成,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
 
目前,中國的“燈塔工廠”主要來自于3C電子、家電、汽車、鋼鐵、新能源等行業。世界經濟論壇官網稱,在全球衰退危機、能源價格不斷攀升,供應鏈運轉中斷的背景下,這些“燈塔工廠”為制造業如何保持競爭力,同時繼續創造就業機會樹立了榜樣。
42家中國燈塔工廠,這背后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一個縮影,同時這也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對于智能制造領域相關引導政策的不斷加碼。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隨后多個配套政策和規劃陸續出臺,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在“十三五”時期,工信部等部門就遴選了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動了583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建設,探索出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在今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的通知》,試點示范內容包括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加快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成為共識。
除了試點示范行動外,去年底,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闡明了如何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智能化能夠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而數字化能夠通過數據回收來輔助企業決策,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數智化轉型的技能可以提效增質,讓制造企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也能和場景結合締造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助力企業實現多元化經營
燈塔工廠可以輸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成功經驗,賦能其他制造業企業和行業。通過賦能,燈塔工廠可以形成新的業務營收,也能助力中國制造業整體發展,可以說燈塔工廠更大的意義在于照亮我國制造業數智化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