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9-09 11:22 來源:中國電子報
低碳經濟
燒起一盤“旺火”。這場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全新經濟模式變革,發端于英國等歐洲國家,隨后,日本提出建設低碳社會。2009年以來,以風電、太陽能、核電和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低碳”產業進入我國投資者視野。8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潮流和趨勢。難怪有學者稱,低碳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的工業革命”。
新的工業革命產生新的產業和市場機會。
專家認為,低碳經濟主要包括低碳產品、低碳技術和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涉及的行業和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個行業,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領域,此外,對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
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41萬億元,占當年GDP的4.7%。根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測算,未來我國環保產業將繼續保持12%-15%的年均增長速度。“十一五”末(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預期將超過1.1萬億元。其中,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資源綜合利用產值6600億元,潔凈技術產品產值2500億元。
新的工業革命對大力發展綠色工業、促進工業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碳排放的角度講,工業的能源強度要大于服務業;在工業中,重化工的能源強度則遠高于一般制造業;在同一行業中,技術水平低則能源強度高。因此,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兩化融合”,將有效地提高能源效率,而節約能源,降低能源強度,是減排的發展方向之一。
能源是工業的“糧食”,新的工業還需要催生新的能源品種,大力發展新能源。能源種類不同,碳強度差異很大。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強度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氣最低。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有一定的碳強度,而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等都是零碳能源。核電站在運行過程中也不排放碳。
發展低碳經濟,還是推動我國經濟內部結構調整的動力。近日,各部委反復強調要將經濟發展的重點轉向結構調整。另外,我國的經濟支柱目前都是高能耗的產業,經濟發展對高能耗資源依賴度很高。專家稱,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必然要尋找新的、有別于高能耗產業的經濟增長點。低碳經濟是助力結構調整的必然方向。
此外,發展低碳經濟,還是應對當今全球經濟新格局的有力手段。隨著全球經濟日益復雜多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制裁也越來越隱蔽,如今一場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經濟為主題的綠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經濟和新能源戰略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占領新的國際市場競爭制高點,主導全球價值鏈的新王牌。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是高能耗類的,現在要更關注出口商品的轉型,否則中國經濟中的結構問題就無法解決,也會越來越多地受到“碳關稅”之類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