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9-02 10:54 來源:路透社
在塵土飛揚的哈薩克斯坦卡沙干(Kashagan)油田,一名電氣技工臉上蒙著厚厚的圍巾,注視著面前像迷宮一樣錯綜復雜的管道和油泵。在油田里工作的還有1.5萬名工人,他說自己的工作就像在建造一個巴比倫通天塔(Tower of Babel)。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語氣很隨意。可對于卡沙干的石油工業來說,這可能是個巨大的考驗。位于北里海地區的卡沙干油田是自1968年以來全球發現的最大油田。
“在這里工作的人來自30個不同的國家,” 這位名叫Leonid的電氣技工說道,“但我們會盡力尋找到共同的溝通方式。”
卡沙干的開發者包括埃尼公司(Eni)和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等能源巨頭。如今亞洲國家能源需求日增,俄羅斯又想控制邊境地區的能源,西方國家為保住其能源供應地位所面臨的一切挑戰在這里都可以看到。
這里地質開采條件復雜,位置偏遠,氣候環境惡劣,迄今耗資已達1,360億美元,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復雜、最耗錢的能源項目。
現在全球石油儲備大部分都被國有企業控制了,卡沙干油田將見證曾一度主導石油行業的西方能源巨頭是如何抓住一切機會進行石油開采的。
卡沙干油田可開采石油儲量約有90億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油田之一。密切關注卡沙干油田的獨立分析師Eduard Poletayev說:“所有大油田都已被瓜分殆盡,卡沙干是世界石油行業王冠上的最後一顆明珠,所以石油公司都對其虎視眈眈。”
較量
卡沙干油田高峰期的產量預計將相當于歐洲能源需求的10%,從而可能使哈薩克斯坦成為全球新的能源供應大國。
卡沙干成為俄羅斯、中國和歐洲國家進行較量的核心,這反應了西方國家為保住其作為選擇石油生產商市場的地位,以及歐洲努力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所面臨的挑戰。
各方關注的焦點是,石油將流向何方。
一種可能性是經里海用油罐把石油運送至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Baku-Tbilisi-Ceyhan)輸油管。該管道通往歐洲,其作業者是英國石油公司,但該公司卻不是卡沙干的合作方。
這麼做很可能會惹惱俄羅斯。俄羅斯想提升自己作為歐洲主要能源供應國的地位,希望爭取經營方將石油經里海管道財團(Caspian Pipeline Consortium)運送至俄羅斯,然後輸往歐洲。
但石油也可能被輸送至亟需能源的中國,或經由伊朗輸至南方市場。但是沒有一家經營方可以單獨對此作出決定。
爭議焦點
2007年的時候,卡沙干就成為了爭論的焦點。當時哈薩克斯坦政府批評運營方任成本飛漲,沒有實現2005年開始工業開采的目標。
這讓投資者頗為緊張,害怕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領導的政府會走上資源國有化之路,從而可能使國際大公司無法開采該油田。
讓情況更為復雜的是,卡沙干附近的海域里很多物種都是那里獨有的,如鱘魚和里海海豹。
當地環保人士稱,2000年起有數千只幼豹尸體被沖上海灘,死因可能與石油開采有關,運營方對此竭力否認。
生態學家認為,自里海在前蘇聯時期成為大規模開采對象以來,那里的生物多樣性已遭到了嚴重破壞。
“前蘇聯解體後,所有的工業活動都停止了,環境又清潔了,”當地攝影師Fyodor Sarayev說,“可是現在這里的大草原又空了。雖然有很多草,但根本沒有動物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