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12-19 11:44 來源:中國工業報
1977年 國務院負責國防工業和武器裝備的機構,有從第二到第八機械工業部等七個工業部門;還有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列入軍隊序列的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軍委科裝委。鄧小平多次強調國防工業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國防建設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大局,實行重大的戰略轉變。
1978年8月 鄧小平在聽取七機部匯報時指出:“國防工業要以民養軍,軍民結合。七機部、二機部可能不同些,總可以搞一些民品。”
1981年9月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將七機部與八機部合并,仍稱七機部。
1982年5月 原六機部與交通部部分企業合并,組建了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國防工業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準將船舶工業總公司變為由國務院直接領導的部級行政性總公司,繼續承擔行業管理的職能。不久后,原二、三、五、七機部分別更名為核、航空、兵器、航天工業部。
1986年7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核、航空、兵器、航天等四個工業部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從機構上打破了國防工業與國民經濟互不聯系的狀況。同年12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決定撤銷機械部和兵器部,成立新的國家機械委。
1988年4月 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撤銷航空工業部和航天工業部,成立航空航天工業部;電子工業部與國家機械委合并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撤銷核工業部,成立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同年8月,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同時,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1990年 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1993年6月 國家撤銷航空航天工業部,分別組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
1998年 國務院成立了新的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將原國防科工委管理國防工業的職能、國家計委國防司的職能以及各軍工總公司承擔的政府職能,統歸新組建的國防科工委管理。
1999年 核、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工業等五大軍工總公司一分為二,改組為十大軍工集團公司,引入競爭機制。各集團公司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行業管理由新的國防科工委負責。包括資產與財務、企業改革、外事外貿、勞動工資等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協同國防科工委管理。
2002年3月 信息產業部直屬的軍工電子實業單位重組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2007年2月 國防科工委發布實施《國防科工委關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不久后又發布了《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暫行辦法》與《中介機構參與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上市管理暫行規定》兩個文件,引起了各界極大的關注。
2008年3月 在十七大關于實行大部門體制的改革構想指導下,國家決定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不再保留國防科工委和信息產業部,并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建制下設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軍民結合推進司。
2008年5月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由國資委、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由國家控股。
2008年11月 中航一集團和中航二集團重組成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進一步整合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優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