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成為我國西電東送“黃金電源”基地
http://www.kblhh.cn 2008-01-22 14:43 來源:新華網
記者日前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廣西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990萬千瓦。廣西成為我國西電東送名副其實的“黃金電源”基地。
廣西電力資源豐富。僅在水電站方面,廣西在全國叫得響電站不在少數。龍灘、天生橋、巖灘、百色水利樞紐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龍灘水電站,是繼三峽水電站后,已正式發電的我國第二大水電站。工程總投資300多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630萬千瓦。2001年7月1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7月第1臺機組發電,2009年底全部建成完工。
這個特大型水電工程創造三項世界之最:規模最大的地下廠房。該廠房長388.5米,寬28.5米,高76.4米;最高的碾壓混凝土大壩。最大壩高216.5米,壩頂長832米,壩體混凝土方量736萬立方米;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機。全長1800多米,最大提升高度179米。
龍灘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波說,龍灘電站建設對于推進西電東送,促進全國聯網,實現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對于滿足廣東和廣西兩省區電力增長的需要,優化華南地區電力電源結構作用也非同小可。同時,在全國電力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龍灘水電站將以其低廉的成本和電價、市場化運作,成為華中與華南電網聯網的重要電源支撐和參與全國聯網“競價上網”的“領頭羊”。
橫跨廣西、貴州兩省區的天生橋水電站裝機總容量達到120萬千瓦。同樣1984年動工興建的巖灘水電站,裝機容量也達到121萬千瓦。這些電站都位于在我國水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珠江支流紅水河上。
廣西中小水電也在蓬勃發展,去年全年發電量占廣西發電量的35%。
作為西電東送重要電源供應地,廣西近年來不僅發展水電資源,還有計劃地發展火電、核電。北部灣三大火電項目和防城港核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200萬千瓦。
“西電東送”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骨干工程。一是開發紅水河、烏江、瀾滄江等水電資源,然后送往廣東,形成“西電東送”南部通道;二是將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送往華東地區,形成中部通道;三是將黃河上游水電和山西、內蒙古火電送往京津唐地區,形成北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