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8-01-22 10:4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常志鵬)記者21日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獲悉,機械行業在2007年前11個月全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近48%的前提下,結構調整凸顯了四方面亮點。
亮點一: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
在2007年的機械工業領域,1.5萬噸級水壓機、35立米礦用電鏟、1.2萬米全數字化特深井石油鉆機、900噸履帶起重機、4000噸浮吊、60萬千瓦火電機組分散型控制系統等重大新產品陸續研制成功,展示了重大裝備自主創新的良好勢頭。
大型、精密、高速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領域自主創新成果顯著。在近幾年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批大尺寸、大噸位、高精、高速、多坐標聯動、具有復合加工功能的新產品,滿足了重點用戶的急需。齊齊哈爾二機床等企業生產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多功能復合機床等高性能機床產品已開始投放市場,在重點領域應用日趨廣泛。另外為農業、建設工程等領域提供了一批具有國內或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端設備。
亮點二:節能降耗裝備產品升級
在節能降耗裝備方面,2007年大容量高參數火電機組的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火電機組占火電設備總產量的比重已由上年的76%提高到77.9%;水電設備中10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機組共生產1655萬千瓦,在水電設備總產量中的比重已由上年的50%提高到73.9%。其中三峽右岸國產70萬千瓦水電機組已經投運并已經國家驗收。此外,去年還生產了大量風力發電、秸稈發電機組及燃氣輪機聯合循環裝置。在輸變電方面,國產750千伏交流輸電設備和±500千伏直流輸電設備運行良好。
在能源裝備新技術方面,特高壓輸電裝備正在研制,風力發電設備研制、生產取得了重要成果。清潔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加快。 [page_break]
亮點三: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
2007年,機械工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產品結構也不斷優化。在電力設備方面,2007年發電設備中水電機組產量增長幅度達到53%,大大高于同期火電機組2.9%的增幅,水電機組占發電設備總產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3%提高至18.3%,且生產的大機組居多。風電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設備增長迅速,規模化生產態勢已經形成。
數控機床產量快速增長,同比增長近34%,比同期全部金屬切削機床增速快22個百分點。按產量計的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已達19.87%,比上年末高4.61個百分點。
亮點四:裝備制造企業結構優化
改革重組、自主創新促進了企業結構的優化,一批優勢企業初步進入技術升級——質量提升——市場擴大——效益提高——技術升級的良性循環軌道,產品檔次和技術附加值明顯提高,企業實力明顯增強。
一批大集團發揮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通過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并、聯合、重組和上市,正在組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大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