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工業從美國開始
http://www.kblhh.cn 2008-01-15 09:07 來源:中國石油石化
在現代石油工業發展初期,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使激烈動蕩的油價相對穩定了下來;隨著標準石油公司的瓦解,世界石油工業從美國走向全球,進入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石油工業是高資本密集的行業,從資金投入到資本回收,鏈條長、風險高、時間長,有競爭力的往往都是那些上下游一體化、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跨國石油公司。在其一百五十年左右的發展歷史中,石油工業創造了大型壟斷企業的樣板模式。在現代石油工業發展初期,約翰戴維洛克菲勒先生創建的美國第一家標志性的大型企業—標準石油公司。弗雷德錢德勒認為:標準石油公司不僅是美國石油工業的創舉,也是整個石油工業的創舉。
標準石油的壟斷時代
1859年8月27日,“石油鼻祖”德里克在美國賓斯法尼亞州西北部打成的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于23米處冒出了石油,開啟了近代石油工業的大門。到19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的石油公司已達16500家。無序的生產和供給很快就遠遠超過了需求。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加上高昂的鐵路運輸成本和石油售價的大幅波動,到1870年,石油消費僅占美國能源構成的不到百分之一,直到1900年也只占了4%,絕對數量略低于900萬噸。
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與另外四位股東聯手成立了當時美國最大的煉油公司—標準石油公司。之所以取名標準石油公司,因為洛克菲勒認為到當時煉制的煤油質量差別太大,應提高煤油的質量,使煤油質量“標準”化,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標準石油公司的股東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理念:“要想在混亂的競爭中崛起,唯一的方法或者是與競爭者協作,或者是同競爭者兼并。如果一味地與競爭者互相殘殺,那所有同類都將在殘酷的競爭中消亡。”
戰略上,洛克菲勒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在當時想要通過控制開采來獲得石油工業的統治地位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把精力首先集中在煉油上,然后是在運輸上。通過煉廠的成本優勢和規模經濟的優勢,再加上近于不擇手段的競爭策略,到1879年,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已控制了美國90%的煉廠以及石油運輸系統,美國的石油價格已經完全由標準石油公司決定。石油工業的壟斷時代開始了。
壟斷帶來有序市場
因為壟斷,在美國,洛克菲勒及其同伙建造的石油帝國不斷地經受著各種法律訴訟的挑戰。為了保護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地位,洛克菲勒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控股形式。從1882年設立的“標準石油信托協會”到1899年成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都是洛克菲勒對付“反壟斷”的手段。在控制美國市場的同時,標準石油公司在國際市場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有資料記載,1888年美國標準石油占有世界煤油市場的78%,另外22%的份額則由俄國的石油公司占有。
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讓眾多的中小石油公司破產,這也為后來標準石油公司的解體埋下了伏筆。然而,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也使得激烈動蕩的油價相對穩定了下來,處于每桶0.5~1.0美元之間。穩定的石油價格使美國石油工業獲得了穩定的增長,內外市場都得到了鞏固,結果使石油工業從“一個冒險家的行業轉變成了有系統組織的產業。”
進入寡頭壟斷時代
標準石油公司深深地陷入了反壟斷的訴訟中。1911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第一次應用1890年謝爾曼法案—下令解體了標準石油公司。4個月后,標準石油分解成33家獨立的石油公司。美國最高法院的這一法令使美國石油工業由半壟斷進入了寡頭壟斷的階段,這33家標準子公司的股票成了華爾街最熱門的股票。短短幾個月中,它們的股票價格平均漲了一倍多,最多的居然漲了七倍,洛克菲勒的財產得到了大幅提升。
標準石油公司分出來的埃克森、莫比爾、雪佛龍,與另外兩家美國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和海灣石油公司,再加上殼牌石油公司和英國石油公司,這石油七姐妹在上個世紀的國際石油工業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世界石油工業從美國走向全球,進入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作者為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