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質與工藝:通常采用 HT200-250 灰口鑄鐵作為材質,工作面硬度為 HB170-240。鑄件經過兩次人工時效處理或自然時效,可完全去除內應力,精度穩定,耐磨性能好。
結構設計:常見形態有正方形、圓形或長方形箱體結構,本體配有縱向與橫向加強筋板,以提升整體剛度。其表面設有 T 型槽,槽道截面呈 “T” 字形,允許螺栓頭部滑入槽內并旋轉九十度后卡緊,從而實現對工件的快速固定。
規格尺寸:標準規格涵蓋 1000×750mm 至 3000×6000mm 等多種,還支持拼接擴展和異形定制,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精度等級:按國家標準計量檢定規程,精度等級分為 0、1、2、3 四個等級,工作面采用刮研工藝保證平面精度。
應用領域:廣泛應用于電機、汽輪機、發電機、發動機、汽車、風電設備、高鐵制造、柴油機等多個行業,可用于發動機實驗室、測功機系統等場景,為設備裝配、調試、焊接、檢驗及精的密測量等提供基準平面。
拼接方法:拼接時需先對地基進行硬化處理并找平,然后按順序鋪設單塊鐵地板,以基準塊為參照逐塊拼接,通過拼接螺栓或連接夾板將相鄰板塊緊固,較后用精的密水平儀等對整體精度進行檢測與修正。
選擇 T 型槽鐵地板拼接基準塊,主要是挑 “精度較優、穩定性較強、適配整體布局” 的單塊,從源頭保證后續拼接的準確性。
1. 優先篩選精度達標的地板
提前用精的密水平儀、平尺檢測每塊地板的工作面平面度,選擇誤差較小且符合設計精度等級的一塊作為基準塊。比如 2 級精度地板,優先選每米誤差≤0.1mm 的。
檢查基準塊的 T 型槽直線度和槽口精度,確保槽道無變形、無磨損,避免后續拼接時相鄰地板的 T 型槽對接偏差。
2. 確保基準塊自身穩定性
選擇結構完整、無缺陷的地板,邊角無磕碰、無裂紋,底部加強筋無變形,避免因自身結構問題導致定位后移位或變形。
基準塊的尺寸的選擇要適配拼接布局,優先選面積較大或處于拼接區域中的心位置的地板,其穩定性更強,能更好地作為參照基準。
3. 基準塊的定位與固定要求
基準塊需安放在地基平整度較優的位置,底部貼合面無雜物,必要時鋪專用找平墊片,確保自身水平且無晃動。
用膨脹螺栓或專用夾具將基準塊牢固固定在地基上,固定力度要均勻,避免因緊固力過大導致基準塊變形,影響后續拼接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