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科瑞劉鴻鵬172 一 6972 一 5322
引言
在“雙碳”戰略背景下,節能、降耗與智慧管理成為現代企業大樓建設與運維的重要方向。作為建筑用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照明系統的能耗占比往往高達15%~25%。如何在保障照明舒適度與安全性的同時,實現智能控制與能源優化,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應運而生。
傳統照明的弊端
能耗高、浪費嚴重
傳統照明系統多依靠人工開關或簡單定時控制,人走燈不滅”是常見的現象;公共區域、走廊、電梯廳、車庫等常年常亮;無法根據自然采光自動調節亮度。
這些問題使得照明能耗在企業建筑中長時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傳統照明的能耗普遍比智能照明系統高出30%~50%。
管理分散、維護成本高
傳統照明通常分區獨立、缺乏集中管理:管理人員需要逐層巡查,手動開關或檢修;故障燈具無法自動報警,需要人工排查;無法實時統計各區域的照明能耗數據。
這不僅增加了運維人力成本,還降低了管理效率。
無法適應多場景需求
傳統照明系統功能單一,在會議室、展示區、辦公區、休息區等不同場景下,燈光無法自動切換;無法調節亮度、色溫;室內光環境單調、舒適度差。
員工長時在過亮或過暗的環境中工作,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影響注度與健康。
安全性與可靠性不足
傳統照明線路結構簡單,缺乏智能監測
照明電路過載、老化隱患難以及時發現;無法與消防、應急照明系統聯動,一旦斷電無法快速響應;電能使用數據零散,難以追蹤與溯源。
在安全監管日趨嚴格的當下,這類系統已難以滿足現代建筑安全標準。
缺乏數據支撐,無法優化用能
傳統照明系統“只亮不算”,沒有數據采集與分析功能。
企業無法從照明能耗中得到趨勢分析、策略優化或節能評估。
缺乏數據基礎,就意味著無法真正實現建筑能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智能照明系統
依據《GB/T390212020智能照明系統通用要求》定義,智能照明系統是一種能夠根據環境或預設條件自動調節照明質量的系統。相比傳統照明方式,它不僅僅是“開關燈”的技術升,更是融合傳感、通訊、算法與管理的綜合能效系統。
安科瑞智能照明系統通過多種控制策略(如定時、感應、照度調節、集中控制等)實現光環境的靈活變化,使企業照明真正做到“按需點亮、節能運行、集中管理”。

系統架構

系統功能
智能控制節能
系統可通過人體感應、光照探測、天文時鐘等功能實現動態控制:
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有效降低走廊、電梯廳、停車場等公共區域空耗;
自然光感應調光,根據采光條件自動調整亮度;
節假日模式與時控計劃,按企業作息自動調節照明策略。
實踐表明,企業大樓采用智能照明后,照明能耗可降低30%~50%。

集中管理,智慧運維
系統后臺可實時顯示照明狀態、能耗信息、故障報警等數據,并生成分析報表。
通過AcrelEMS綜合能效管理平臺集成,運維人員可在同一界面完成照明系統監控、電能分析與用電優化,大幅提升運維效率。

舒適與健康并重
智能照明系統支持人因照明(HCL)模式,通過模擬自然光變化調整色溫與亮度,為員工提供更舒適的視覺體驗與工作環境,提升注度與幸福感。
在會議室、辦公區與休閑區,可通過一鍵場景切換,實現不同場景的照明氛圍。

高可靠性與靈活擴展
安科瑞智能照明產品采用高可靠性硬件設計與安全通信協議,確保在高頻使用場景下的穩定運行。同時系統具備良好的擴展性,可與消防、安防、空調等系統聯動,實現全樓宇的智能聯控。

系統特點

典型應用場景
辦公區域:通過時間控制與人感聯動,避免長明燈現象。
會議室:預設“會議”“匯報”“休息”等多種照明場景,一鍵切換。
走廊與電梯廳:自動感應控制,節能且安全。
地下車庫:采用分區控制與調光策略,提高節能效果。
外立面與景觀照明:根據天文時鐘或節日計劃自動開關,兼顧美觀與節能。
結語
智能照明不僅是節能減排的技術手段,更是企業智慧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以其可靠的產品品質、靈活的控制邏輯與完善的系統集成能力,正助力越來越多企業大樓向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未來,隨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應用,安科瑞將繼續在智能照明域深耕創新,讓每一盞燈都更懂節能、更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