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庫房恒溫恒濕消毒凈化自動化系統方案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一、方案背景與目標
1. 背景:圖書庫房內紙張、油墨等材質對溫濕度敏感(溫度過高易導致紙張老化,濕度過高易滋生霉菌、蟲蛀,濕度過低易使紙張脆化),傳統人工調節溫濕度、定期人工消毒的方式存在精度低、效率差、消毒不徹底等問題,難以滿足圖書長期保存需求。
2. 目標:構建一套自動化系統,實現庫房溫濕度精準控制(溫度穩定在 14-24℃,濕度穩定在 45-60%,波動范圍 ±2℃、±5%)、消毒凈化自動化(霉菌去除率≥99%,粉塵濃度≤0.5mg/m³),減少人工干預,降低圖書損壞風險,延長圖書保存壽命。
二、系統總體設計
系統分為恒溫恒濕模塊、消毒凈化模塊、自動化控制模塊三大核心部分,各模塊協同工作,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經控制器分析后自動調節設備運行,同時支持遠程監控與數據追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一)恒溫恒濕模塊
1. 設備選型與布局
◦ 精密空調系統:選用恒溫恒濕型精密空調(制冷量 20-50kW,制熱量 10-30kW),根據庫房面積(按 500㎡為例,需配置 2-3 臺)均勻布局在庫房兩側,采用上送下回氣流組織,避免局部溫濕度不均。
◦ 除濕 / 加濕設備:搭配轉輪除濕機(除濕量 5-10kg/h)與超聲波加濕器(加濕量 3-8kg/h),與精密空調聯動,當空調除濕 / 加濕能力不足時自動補位,確保濕度穩定。
◦ 溫濕度傳感器:采用高精度壁掛式傳感器(精度 ±0.5℃、±3% RH),每 50㎡布置 1 個,覆蓋庫房角落、書架密集區等關鍵位置,實時采集環境數據。
1. 控制邏輯
◦ 當傳感器檢測到溫度>24℃時,控制器啟動精密空調制冷模式;溫度<14℃時,啟動制熱模式;溫度在 14-24℃時,維持空調通風模式。
◦ 濕度>60% 時,優先啟動空調除濕,若濕度仍超標,啟動轉輪除濕機;濕度<45% 時,啟動超聲波加濕器,直至濕度回歸標準范圍。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二)消毒凈化模塊
1. 消毒方案(分時段運行,避免影響圖書)
◦ 紫外線消毒系統:在庫房頂部安裝嵌入式紫外線消毒燈(波長 254nm,功率 30W / 盞,每 100㎡布置 8-10 盞),設定在夜間(22:00 - 次日 6:00)無人時段運行,單次運行 2-3 小時,殺滅空氣中的霉菌、細菌(殺菌率≥99%),同時配置人體感應傳感器,若檢測到人進入,立即切斷紫外線電源,避免人員傷害。
◦ 臭氧消毒輔助:搭配低濃度臭氧發生器(產量 5-10g/h),每月 1 次與紫外線協同運行,針對書架縫隙、地面等紫外線照射盲區消毒,臭氧濃度控制在 0.3-0.5mg/m³(避免濃度過高損傷紙張),消毒后啟動通風系統換氣 1 小時,確保臭氧殘留量<0.1mg/m³。
1. 凈化方案(24 小時運行)
◦ 空氣凈化機組:選用初效 + 中效 + 高效三級過濾機組(風量 1000-2000m³/h),初效過濾粉塵(粒徑>5μm),中效過濾細小顆粒(粒徑>1μm),高效過濾 PM2.5 及微生物(過濾效率≥99.97%),機組與空調回風管道連接,實現空氣循環凈化。
◦ 粉塵傳感器:在凈化機組出風口安裝粉塵傳感器(檢測精度 0.1mg/m³),當粉塵濃度>0.5mg/m³ 時,自動提高機組風機轉速,增強凈化能力。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三)自動化控制模塊
1. 硬件組成
◦ 主控制器:采用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如西門子 S7-1200)作為核心,接收各傳感器數據,輸出控制指令至空調、除濕機、消毒設備等,響應時間≤1 秒。
◦ 觸摸屏與遠程監控平臺:庫房值班室配置 10 英寸觸摸屏,實時顯示溫濕度、設備運行狀態、報警信息;同時搭建云監控平臺(支持 Web 端、手機 APP 訪問),管理人員可遠程查看數據、修改參數(如調整溫濕度閾值)、接收故障報警(如設備停機、傳感器異常)。
1. 數據管理與安全
◦ 系統自動存儲溫濕度、消毒凈化數據(存儲周期≥1 年),支持數據導出(Excel 格式)與曲線查詢,便于追溯庫房環境變化;
◦ 設置操作權限(管理員、操作員),避免非授權人員修改關鍵參數;配置應急電源(UPS),斷電后維持傳感器、控制器運行≥2 小時,確保數據不丟失。
三、實施步驟
1. 前期調研與規劃(1 周):測量庫房面積、高度,統計書架布局,確定設備安裝位置與數量;與庫房管理人員溝通,確認特殊需求(如古籍庫房需更低濕度)。
2. 設備采購與安裝(3 周):采購精密空調、傳感器、控制器等設備,組織專業團隊安裝設備、布設線路(線路隱藏式布置,避免影響圖書搬運)。
3. 系統調試與測試(1 周):調試傳感器精度、設備聯動邏輯,模擬極端環境(如高溫高濕)測試系統穩定性;連續監測 3 天,確保溫濕度、消毒凈化指標達標。
4. 人員培訓與試運行(1 周):對庫房管理人員開展培訓(包括系統操作、故障排查、應急處理);試運行 1 個月,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微調參數(如優化消毒時間、空調風速)。
5. 驗收與交付(1 天):聯合庫房管理方驗收系統指標,交付操作手冊、設備保修文件。
四、效益分析
1. 圖書保護效益:溫濕度精準控制可使圖書老化速度減緩 50%,消毒凈化可避免霉菌、蟲蛀,減少圖書修復成本,延長圖書保存壽命(普通圖書從 10 年延長至 20 年,古籍從 20 年延長至 50 年)。
2. 管理效率效益:自動化運行替代人工調節與消毒,每年減少人工成本約 5 萬元;遠程監控可實時掌握庫房狀態,無需專人 24 小時值守,管理效率提升 60%。
3. 能耗節約效益:設備聯動控制(如空調與除濕機按需啟動)相比傳統設備持續運行,每年可節約電費約 3 萬元;紫外線 + 臭氧組合消毒相比化學消毒,避免消毒劑采購成本與二次污染處理成本。
五、注意事項
1. 設備維護:每月清潔傳感器探頭、空調濾網;每季度檢查設備線路、風機運行狀態;每年對精密空調、除濕機進行深度保養(如更換制冷劑、清洗轉輪)。
2. 應急處理:若系統報警(如濕度驟升),管理人員需立即現場排查(如是否存在漏水),同時手動啟動備用除濕設備;若設備故障,啟動應急通風系統,維持庫房基本通風。
3. 特殊圖書適配:針對古籍、善本等特殊圖書,可在局部區域(如獨立古籍柜)增設小型恒溫恒濕設備,將濕度控制在 40-50%,溫度控制在 16-20℃,進一步提升保護等級。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