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背景
云南西雙版納野象谷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獨特景區,以野象自由活動與游客有序游覽相結合為特色。
然而,由于野象具有自由活動的特性,多次出現野象闖入人員管控區域的情況,這不僅對游客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給景區的運營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同時,野象谷周邊的居民也面臨著野象靠近的安全隱患。為有效避免人象沖突,保障游客和周邊居民的安全,特制定本套基于RFID有源 2.4G 技術的預警解決方案。
2. RFID 硬件選型和部署
2.1 硬件選型
- 有源電子耳標:選用專為野生動物設計的有源 2.4G 電子耳標。
- 該耳標具備防水、防摔、抗沖擊性能,能適應野象復雜的活動環境和野外惡劣天氣;
- 續航時間長,可減少頻繁更換電池的麻煩;
- 信號穩定,確保能被基站準確識別;
- 體積小巧、重量輕,佩戴在大象耳朵上不會對其活動造成明顯影響;
- 耳標材質安全無毒,不會危害大象健康。
- 有源 2.4G 基站:選擇接收靈敏度高、識別距離適中的有源 2.4G 基站。
- 其識別距離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能有效覆蓋游客管控區域及周邊居民活動范圍;
- 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保證在復雜環境下穩定工作;支持語音報警功能,可發出清晰、響亮的警示語音;
- 基站外殼堅固耐用,適應戶外各種環境條件,且安裝方式靈活便捷。
2.2 硬件部署
- 有源電子耳標部署:組織專業人員對野象谷內的大象進行安全、有序的捕捉(如必要),將有源電子耳標牢固地佩戴在每頭大象的耳朵上,確保耳標不會輕易脫落。
- 有源 2.4G 基站部署:在野象谷的游客管控區域,沿著區域邊界、主要游覽路線、觀景臺等游客集中區域合理安裝有源 2.4G 基站,形成全面覆蓋的監測網絡,確保無監測死角。在野象谷附近周邊的居民區域,沿著村莊邊緣、居民主要活動場所周邊等位置安裝基站,保障居民安全。
3. 可定制開發配套軟件及功能
配套軟件將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制開發,主要具備以下功能:
- 耳標與大象的信息綁定:軟件可將每一個有源電子耳標與對應的大象信息進行綁定,包括大象的編號、名稱、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方便對大象進行精準管理和識別。
- 大象后臺查看游客安全區記錄:后臺系統會自動記錄大象進入游客安全區的相關信息,如進入時間、離開時間、停留時長等,工作人員可隨時在后臺查看這些記錄,了解大象進入安全區的情況。
- 后臺可視化數據:軟件通過后臺可視化界面展示數據,工作人員能直觀地了解哪頭象經常闖入游客安全區域,包括闖入次數、闖入頻率等信息,為制定針對性管理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 可查詢大象定位信息(區域定位):軟件支持查詢大象的區域定位信息,能顯示大象當前所在的大致區域,幫助工作人員掌握大象的活動范圍和動向。
4. 方案效果
- 有效預警,保障安全:當佩戴有源電子耳標的大象靠近游客管控區域或周邊居民區域時,有源 2.4G 基站能及時接收到信號并發出警報語音,警示游客和居民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從而有效避免人象沖突,防止游客和居民受到傷害。
- 精準管理,掌握動態:通過配套管理軟件,工作人員可以掌握每頭大象的信息、進入安全區的記錄、活動區域等情況,便于對大象進行科學管理,針對經常闖入安全區域的大象采取相應的引導或管理措施。
- 全面覆蓋,提升保障范圍:方案不僅覆蓋野象谷的游客管控區域,還延伸到周邊居民區域,將安全保障范圍擴大,讓周邊居民也能及時得到野象靠近的警示,提升整體安全保障水平。
- 操作便捷,易于推廣:整套方案的硬件部署和軟件操作都較為簡便,工作人員容易掌握和使用,且成本相對合理,便于在類似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或人與野生動物接觸區域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