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一期我們談到的安全掃描儀的檢測能力,本期我們來跟大家詳細聊聊區域切換這個容易讓用戶犯錯的話題。其實只要大家弄明白了區域數、區域組、監控事例,以及輸入信號等概念,就能明白區域切換的套路啦!



以下我們以一個實例來具體說明掃描儀的區域切換過程。
如下圖,客戶的叉車AGV小車上做區域安全防護,根據需要,在AGV直行,左轉和右轉時分別設置相應的防護區域,即3個區域組,每個區域組包含1個保護區和1個警告區(保護距離至少1.5m)。

現在我們用SICK最新一代的安全掃描儀之一 nanoScan3 Pro IO來實現前述需求:
Step 1
在區域界面設置3個區域組,每個區域組包含1個保護區和1個警告區。

Step2
在輸入、輸出界面,分別設置輸入:用于區域切換,因為是3個區域組,所以需要采用至少2對靜態輸入點;輸出:保護區輸出默認為OSSD安全信號,警告區輸出設置診斷信號(即監控結果)。

輸入信號我們選取為:A和C,對應引腳6,7和9,10
輸出信號我們選取:安全輸出為引腳3和4(1對OSSD),警告輸出為引腳5
附操作手冊對靜態輸入端的介紹:

Step3
在監控事例界面,把區域組和輸入,輸出信號關聯起來。

以上3步,我們就基本完成了3個區域組,分別對應左轉、直行和右轉3個監控事例。

為方便大家選型,以下針對一些可能的區域切換應用,分別附上SICK 不同系列和型號安全掃描儀的具體參數(僅供參考):
S300 及S300 Mini系列

S3000 系列

MicroScan3系列(IO版本)

注:其他網絡版microScan3具體參數參見相關操作手冊。
NanoScan3系列

OutdoorScan3系列

安全話題征集
安全101欄目現向各位征集工業安全相關的各類話題。如果對安全產品和安全標準有任何疑問,請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我們會選取點贊數較高的話題做專門的講解。請各位讀者踴躍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