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子系統時序設計中,可編程振蕩器與有源晶振均為提供穩定時鐘信號的關鍵器件,下面介紹有源晶振和可編程晶振主要區別體現的幾個方面:

定義與功能:
有源晶振:集成了石英晶體和振蕩電路的完整模塊,通電后直接輸出固定頻率的方波信號,無需外部電路支持。
可編程晶振:可通過編程設置輸出頻率的晶振,用戶可根據需求調整頻率等參數,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頻率可調性:
有源晶振:輸出頻率固定,無法更改 。
可編程晶振:支持頻率編程,可在一定范圍內調整輸出頻率 。
內部結構:
有源晶振:結構相對簡單,主要由石英晶體和振蕩電路組成。
可編程晶振:結構復雜,包含晶體振蕩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PLL芯片等。
性能參數:
有源晶振:內部僅有CMOS電路,工作消耗電流小,相噪抖動參數指標高。
可編程晶振:內部除了CMOS電路,還會有PLL電路,燒錄過程會起動PLL電路,消耗電流比普通有源晶振要大 。

生產交付:
有源晶振:需要按晶振生產流程排單生產,交期一般4周左右。
可編程晶振:采用成品晶振直接燒錄,1~2天可快速交付。
應用場景:
有源晶振:適用于需要穩定時鐘信號的通用電子設備,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工業控制系統等。
可編程晶振:適用于需要靈活頻率配置的高端領域,如通信設備、醫療儀器、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