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幾乎每個小化肥廠就有一臺能夠燃燒劣質燃料的流化床鍋爐,把造氣爐燃燒未盡的爐渣進行破碎,將符合要求的破碎爐渣再次入爐燃燒,每年可大大節約塊煤用量。這既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又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造氣爐燃燒未盡的爐渣由于濕度大,在破碎時一般采用立式破碎機,這種破碎機在破碎爐渣時錘頭與反擊板磨損較快,并且要經常更換,嚴重地影響生產效率。要延長錘頭與反擊板的使用壽命,單純大幅度地提高耐磨材料硬度從使用成本來講并不合算。在實驗時,我們發現甩料盤的結構不同,對破碎機的破碎
能力有很大影響。
一、立式破碎機甩料盤的結構與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立式破碎機的甩料盤大都采用錐形結構,工作時,物料自進料斗進入破碎腔,先落在甩料盤上,經增速飛向反擊板被擊碎,碎料回彈下移,又被安裝在轉子上的打擊錘頭打擊破碎,碎料被擊后吸收能量外飛下移,又與反擊板撞擊破碎,如此反復,物料在呈“Z”字形運動過程中,被多次錘擊和撞擊,直到排出機體,破碎作業方告終結,破碎后的物料經
下料口出料。
這種甩料盤的結構特點是借助甩料盤的離心力將全部物料拋向筒體的內壁,與安裝在內壁的反擊板猛烈撞擊后,再落入下層內進行破碎,這樣,原來細碎或較小的合格物料和大塊物料同時被撞擊,能量消耗較大,加劇了錘頭和反擊板磨損。為此,我們考慮設計一種特殊結構的甩料盤,能夠使部分物料在錘頭和反擊板破碎前大小分離,使細碎或較小的物料直接漏到下層破碎或直接從出料口排出,而大塊的物料由甩料盤甩向反擊板進行猛烈撞擊,這樣就可以減少錘頭和反擊板磨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