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的七個基本功能要素中,運輸和儲存是兩個主要環節。運輸完成了“流”的過程,而儲存完成的是物品停頓過程中最重要的活動。與儲存相關的, 就是物品儲存的地點——各類倉庫,以及物品如何進行在庫管理。倉儲管理,解決的就是圍繞著儲存發生的一系列的活動。倉儲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環節之一, 它是物流活動的重要支柱。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增加競爭力,企業的生產模式已經從傳統的由產品導向的生產方式轉型為以消費為導向的生產方式了。因此,現有企業的倉儲管理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以適應當前企業生產的要求。早在1993年,Harmon就注意到:為了符和生產需要,企業的倉庫應該重新設計并實現自動化操作,以完成較高的吞吐率,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根據此種說法得出,倉庫的功能不再僅僅限于儲存貨物,而是產品生產所要經歷的一個必需環節。在日常的倉庫管理中,需要一些必要的操作流程,如:貨物入庫、貨物出庫、庫存貨物目錄更新等。在執行這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動用許多倉庫資源,如儲存空間、貨物搬運設備以及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Ballard研究表明:有效的利用儲存空間的倉庫中的其他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生產效率并能節約成本,同時還能加快企業生產的節奏。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倉庫的運營成本,管理人員必須在倉庫的運作過程中不斷作出必要的管理決策。其中包括:倉庫貨架的配置、儲存空間的安排、貨物搬運設備的使用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分配。一般來說,由于缺乏精確實時的有關各種倉庫資源的數據和必要的反應時間,管理人員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作出抉擇,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決策不是最優的。因此,為了提高決策的科學性,目前一些大型倉庫已經把RFID技術應用到倉庫管理系統中,用以實現倉庫的自動化。比較經典的案例有:
(1) 美國一家名為Kitchens Enc.的家俱零售商,在進貨過程中,在它的配送中心使用RFID技術來控制和辨識產品以及搬運工具。由于使用了RFID技術, 這家公司的生產效率和數據記錄錯誤率分別減少了 35%和88%。
(2) Gillette公司在其倉庫管理和產品跟蹤過程中使用了 RFID技術,結果使勞動力成本下降,操作精度增加,產品銷售量的預測能力提高。
(3) Proctor&Gamble(P&G)在西班牙的生產基地使用RFID技術來提高其貨物的吞吐量,結果吞吐量增加了 40%,同時減少了工作中的誤操作。
現代倉儲物流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是自動化立體倉庫,高架倉庫系統是可以多層次存放貨物的,而且是以高層貨架為主要設備,以成套搬運設備為基礎,用計算機作為控制手段的高效率物流。它把計算機控制管理信息和對設備的控制集成起來,能根據控制指令的要求來自動完成貨物的存取作業,而且對倉庫中的貨物自動進行管理,達到倉儲物流的全面自動化。倉儲物流的自動化 系統包括機械、計算機、自動控制、網絡、傳感器、通信等多種技術,它的特征是控制自動化、管理微機化、搬運機械化、信息網絡化,是現代化倉儲物流設計中生產與存儲的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