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測報燈對無公害栽培過程的監測
1主要病蟲害 為害柿樹的主要病蟲害,有柿角斑病、圓斑病、炭疽病及柿蒂蟲、柿星尺蠖、葉蟬、白粉虱和各種介殼蟲等。 (1)柿角斑病、圓斑病。角斑病為害葉片和果蒂,病菌在其上越冬,第2a借雨水傳播浸染,造成早期落葉和落果。柿圓斑病主要為害葉片,病菌在病葉上越冬,生長期間也引起早期落葉,發病期較柿角斑病為晚。 (2)柿蒂蟲。主要為害果實,使果實早期發紅、變軟、脫落,群眾稱為柿烘。河北省1a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枝干粗皮隙縫中越冬。夏季產卵于果柄與果蒂間,由蒂的基部蛀入果內。幼蟲有轉果為害的習性。 (3)柿樹介殼蟲。有柿綿蚧、龜蠟蚧、草履蚧和紅蠟蚧等多種。在梢、葉、果等處吸食汁液,削弱樹勢,誘發煤污病,或造成果實早落。 2病蟲害防治現狀 近年來,隨著害蟲抗藥性的增強,柿樹的病蟲害越來越嚴重,對柿子生產造成很大影響。調查中發現,農民對農藥危害的嚴重性普遍認識不足,混淆高效和高毒的概念,許多人認為某藥使用2~3min后害蟲死亡就是高效。生產中,農民為了降低成本,專門購買價格低廉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致使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居高不下。特別是有些農民不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和環境安全,剛剛噴過劇毒農藥的水果隨后就采摘上市,也是造成柿果及其加工品農藥殘留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使用的農藥中以殺蟲劑為主,約占農藥總用量的78%,也是對人體毒害作用最主要的農藥,為此,進行柿子的無公害栽培,解決農藥殘留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3無公害防治技術措施 自2008年以來,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借助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在太行山區開展了“柿子病蟲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立足于柿子的高產、優質、無公害開發,目前已經取得顯著效果。 3.1加強農業防治,降低病蟲基數農業防治是最基本的無公害防治方法之一。柿蒂蟲、蚧殼蟲類、柿星尺蠖、舞毒蛾、葉蟬、白粉虱等害蟲大多數越冬態蟲及角斑病、園斑病病原體均在枯枝、落葉、僵果、雜草及粗皮中越冬。利用冬春農閑季節清潔果園,將園內的枯枝、落葉、僵果、雜草及刮掉的樹皮、剪除的密集蟲枝等清理干凈,及時摘除和拾掉蟲果,集中銷毀或深埋,可以消滅大量的病菌、害蟲及蟲卵,降低第2a的病蟲基數。 初步調查表明,通過加強農業防治措施,第2a害蟲的蟲口密度平均下降16.85%,蟲果率平均下降23.25%;柿子角斑病、園斑病的病葉率較對照園降低12.36%,病果率較對照園降低10.57%。 3.2病蟲測報燈應用技術殺蟲燈是利用害蟲的趨光、趨波特性,將光、波設定在特定的范圍內,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引誘成蟲,燈外有高壓電網觸殺害蟲。這種方法誘殺害蟲種類多、數量大、對人畜安全,效果十分明顯。項目組在臨城縣閻家莊柿子試驗示范園進行殺蟲燈應用技術研究。實驗采用浙江托普儀器制作的病蟲測報燈。按照每盞燈控制2.7hm2的標準進行安裝,殺蟲燈懸掛2.4m高度時對天敵有殺傷力,但誘蛾總量遠遠大于其他高度,為最佳高度。以不安裝病蟲測報燈的柿子園為對照。每天20∶00開燈,次日早晨6∶00關燈,每隔1d倒1次接蟲袋,記載殺蟲燈下部口袋內害蟲的種類、數量,同時調查處理與對照園內蟲果率,總計觀察5d。
病蟲測報燈 http://www.zhibao17.com/product/1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