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們祖先弄不清楚雷電是怎么產生的,銅包鋼絞線相信“雷澤有雷神,龍首人頰,鼓其腹則雷”的神話,誤以為雷電毀屋擊人是上天發怒,對人們進行罰誡。到了漢代,人們開始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理論來解釋雷電現象,提出、“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的觀點,這是關于雷電成因的一種直觀的、樸素的猜想。盡管這種猜想還不完全符合現代科學的觀點,但它畢竟是唯物的,它破除了人們對上天雷神的迷信,使人們的思想獲得了解放。人們的思想一旦從上天雷神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征服雷電的種種設施也就陸續出現了。 磚瓦土木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宋代以后的建筑師們為了使屋室有人的地方避開雷擊,精心構思,巧妙地消除了電學上稱為“跨步電壓”的危險,留下了不少至今令人拍案叫絕的神奇建筑,如四柱不落地的廣西真武閣,四柱不頂天的德慶縣文廟等等。 避雷室是最早出現的避雷設施。盛弘之做過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的幕僚。劉義慶于元嘉九年(公元432年)至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間出任荊州刺史。由于隨劉義慶在荊州任職之便,盛弘之親自考察了荊州一帶的山川景色,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他的記載是可靠的。樊重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外祖父。從盛弘之的記載看,樊重為母親建造避雷室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是文石文石很可能就是大理石。大理石具有絕緣作用。大理石建造的屋室當然是可以避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