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這個“變”字是體現在其可變壓可變頻上,在日本和亞洲地區,變頻器被稱作VVVF(Va 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Inverter)或3VF。
1980年代中期沈陽居乃明提出VVVF可簡化命名為變頻器或變頻調速器并用于產品設計,他隨后在中國起重學會沈陽倉儲設備專題年會上正式發表了這個意見(參見《年會論文集》)。東北工學院(今東北大學)著名電力控制與拖動專家佟純厚教授肯定了這個意見,并應用在他自己在校內外的課堂和各種講學中。此后迅速流行開,被普遍接受,國外廠家也接受了這個命名,并且采用了對應的英文譯名Variable-frequency Drive作為產品通用名稱。甚至連日本廠家也逐漸接納這個命名。
變頻器的出現,使得復雜的調速控制簡單化,用變頻器+交流鼠籠式感應電動機組合替代了大部分原先只能用直流電機完成的工作,縮小了體積,降低了維修率,使傳動技術發展到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