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5kV及以下的中低壓配電網系統一般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由于在小電流接地系統中發生
單相接地故障時不形成短路,只在系統中產生很小的零序電流,三相線電壓依然對稱,不影響系統正常工作。我國電力規程規定,小電流接地系統可帶單相接地故障繼續運行1~2小時。這樣能夠提高供電的連續性和可靠性,這是小電流接地系統的突出優點。但隨著饋線的增多,電容電流也在增大,長時間帶故障運行就易使故障擴大為相間短路或兩點及多點接地故障;」饨拥剡會引起全系統過電壓,進而損壞設備,破壞系統安全運行。隨著當今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運行人員在發生故障后必須盡快查明短路線路和短路點,以便采取相應對策解除故障,使系統恢復正常運行。
一、現狀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選線長期以來是國內外關注的尚未解決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多種選線方法,但都很難完全適應各種電網結構與復雜的故障狀況。湖北電網35kV變電站共800多座,其中許多變電站安裝了小電流接
地選線裝置,但由于選線準確率不高、使用效果不太理想,故使用部門一直想尋求一種好的解決方法。
二、原理分析
小電流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故障后的信號中含有各種各樣的故障信息,如穩態基波分量、高頻暫態分量。現在的各種算法就是利用了各種故障信息構成的故障判據。然而對不同故障條件下的故障信息分析表明,隨著故障條件的不同,故障信息也會有變化,有些算法可能會失效,所以根據不同算法作出的判斷結果的準確度也往往不同。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沒有一種選線方法能夠保證對所有故障類型都有效,每種選線判據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需要滿足一定的適用條件。所以,僅靠一種判據進行選線是不充分的。
在這種現實狀況下,一種可行的辦法是使用多重選線判據來構成綜合判據,利用各種判據選線性能上的互補性擴大正確選線的成功率,提高選線結果的可靠性。那么多重選線判據如何來構成綜合判據呢?由于小電流接地系統及電網結構的復雜性,很難取得某種選線判據與選線結果之間精確的數學模型,而運用模糊理論實現多判據選線信息融合是一個可行的方法。針對以往選線裝置存在的問題,襄陽科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成功開發了DJDX_08型基于模糊理論的分布式小電流接地選線系統,在湖北地區批量使用,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三、理論依據
模糊理論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系的扎德教授在1965年創立的模糊集合理論的數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模糊理論是以模糊集合為基礎,其基本精神是接受模糊性現象存在的事實,而以處理概念模糊不確定的事物為其研究目標,并積極地將其嚴密的量化成計算機可以處理的訊息,不主張用繁雜的數學分析即模型來解決模型,即在信息不完整、不精確的情況下作出判斷與決策,也就是進行模糊信息處理。
模糊理論已在實踐中被證明是現代智能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是處理復雜不確定問題的較先進的方法之一,是用數學方法研究和處理具有“模糊”現象的一門科學。近年來,國內外文獻中提出了一些利用模糊理論實現多判據選線的新方法。實踐證明,應用模糊理論實現配電網故障選線方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故障信息,用多種選線方法,使之相互補充、相互融
合,可以明顯提高故障判別能力。[1]
四、系統原理
DJDX_08型分布式小電流接地選線系統基于模糊理論定義有關事物差異中間過渡的不分明性,并成功應用在小電流故障選線中。其工作原理為:根據判據規則建立各選線方法的隸屬函數,包括各故障測度隸屬函數和各選線方法的權系數隸屬函數。最后對各個判據的數值屬性進行融合,得出一個綜合選線結果。其處理過程為:首先根據基波比幅比相算法確定基波比幅比相算法的故障測度隸屬函數,根據五次諧波算法確定五次諧波算法的故障測度隸屬函數,根據首半波算法確定首半波算法的故障測度隸屬函數,根據功率方向算法確定功率方向算法的故障測度隸屬函數,然后根據經驗數據確定各選線方法的權系數隸屬函數,最后對各個判據的數值屬性進行融合,得出一個綜合選線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