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21-04-28 10:39 來源:財經
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其制造業與倉儲場景對自動化物流需求日益凸顯,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移動機器人的需求。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2020年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機器人(主要包含產線與倉儲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26.09億元,同比增長8.40%。其中AMR市場規模7.85億元,占比30.09%,正處于市場放量的前期階段。
經過4年的發展,靈動科技已成長為第四代移動機器人領軍企業,提供場內物流端到端柔性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穩快靈地提高生產力。其解決方案憑借運行穩定、上線快、彈性靈活三個方面的突出優勢,幫助企業實現生產標準化,流程自動化,運營數字化,決策智能化和資源最優化。靈動科技是全球唯一量產,基于深度學習的第四代視覺AMR,在該領域國內出貨量第一。
面向制造業,打造廠內端到端柔性物流解決方案
進入2021年,隨著移動機器人的市場培育漸漸進入狀態,終端用戶開始嘗試在更多的生產。制造業環節使用移動機器人,這種情況下,整個賽道完成了從產品到方案的蛻變,進入了全新的競爭模式,誰能在這個階段和客戶走的更近一點,誰就能占得先機。
靈動科技PMO兼產品負責人張碩表示:“靈動科技擁有全球領先的AI、CV和集群調度技術以及強大的研發團隊,我們推出的V-AMR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但同時我們在項目交付過程中也發現客戶需要靈動科技能夠基于領先的技術能力推出覆蓋端到端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
面向制造業,靈動有全球領先的端到端場內物流無人搬運解決方案,覆蓋搬運、對接、揀選、存儲四大場景,可覆蓋物料出入庫、揀選、組裝、原料搬運、產線搬運、回收全環節,能夠滿足制造業對流程優化、安全生產和效率提升的需求。
目前,靈動的多智能體集群調度系統可同時調度上百臺AMR和無人叉車配合作業,實現物料全程監控,工廠數字化轉型。從單機智能到多機協作再到整廠的系統解決方案,軟件定義未來的時代正在來臨。
“從參與設計、出具仿真報告、調度現場車隊、快速部署、核算ROI,靈動科技有一套完成的業務閉環系統,靈動科技提供給終端客戶的絕不僅僅只是一臺移動機器人、一套產品,更是一種交鑰匙的解決方案。”張碩認為。
“我們產品是基于完整的IPD流程進行實施的,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全面完整的DFX需求,比如:DFS可服務需求,我們的產品實施不需要改造客戶環境,1萬平米廠區或庫區僅需要2天就完成部署,設備穩定運行無故障率達到99.5%。另外我們在華東、華南、華中、華北都有我們當地的售后服務團隊,可以快速響應客戶服務需求。”張碩表示。
深挖用戶需求,打造豐富成熟的產品矩陣
“工業場景復雜多變,需求多種多樣,不可能用少數幾款產品來完成標準化輸出。通過近兩年對終端用戶的反饋來看,豐富成熟的產品矩陣是滿足現階段工業非標定自動化的可行性方案。”張碩表示。
基于對客戶核心痛點需求的深刻理解,靈動科技對其原有的產品矩陣進行了全面升級,不止對完成了對其產品負載從50/300/600/1200公斤的全覆蓋,更是推出了更多的產品形態,例如Apex叉車系列、Max SMT、Max復合機器人等,以及各類上裝、輥筒、拖拽功能。
例如靈動科技在3月份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上發布的新品 Max SMT,具備“智能、靈活、高精度的特性,提供輥筒對接及物料搬運功能,可實現SMT產線自動上下料和立庫出入。
靈動科技在該展會同時發布的另一款產品 Max 復合機器人,具備“開放集成”、“自主導航”、“安全保障”三大核心優勢,可解鎖更多柔性智能制造場景。
“此外,我們在對客戶的需求進行深入挖掘之后,對我們產品的某些特定參數、功能進行進一步升級,例如柔性和安全性的訴求越來越強烈,靈動科技將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和激光雷達融合,進一步提高了機器人的單機精準定位、動態避障和自由導航能力。我們的機器人具備靈活調整業務邏輯、一梯四車能力、360°避障能力、5cm低矮避障能力等。”張碩表示。
加速商業落地,贏得客戶信賴
迄今為止,靈動科技已經在TCL、順豐供應鏈中國、伊藤忠、京東物流、豐田合成等制造業、倉儲物流的頭部客戶中使用,未來也將持續發力如3C、半導體、家電、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等制造行業,以及3PL、電商、新零售、商超、鞋服、醫藥等倉儲物流行業。
創始人&CEO齊歐表示:“靈動要突破的事情就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把最后1公里、100米、10米一起把握好,更好地服務于多樣化、復雜、有活力的場景,這也是2021年特別關鍵的戰略,和合作伙伴一起服務于主流行業和主流客戶,并且能快速成長,做到行業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