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25-09-16 14:54 來源:東土科技
2025年9月,在全球工業控制系統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的背景下,中國工業領域迎來重大突破。東土科技與海光信息聯合發布IC 3003C服務器、IC3001C/IC3002C工控機、NewPre 310XC系列控制器三大類全國產化工控設備,標志著國產工業體系從“單點突破”正式邁入“系統級協同”時代。雙方攜手,以“海納百川”的生態胸懷與“鴻鵠之志”的技術抱負,打破中高端工控機海外廠商壟斷,為中國高端制造筑牢安全底座,助力半導體、軌交、電力等高安全行業智能化升級。
海光處理器“芯”質生產力
硬核“芯”動力:全棧自主化矩陣,覆蓋各行業關鍵場景
長期以來,高端工控機核心CPU被英特爾、AMD壟斷,操作系統依賴Windows Embedded,使我國半導體、電力等關鍵領域面臨“卡脖子”風險。本次發布的設備搭載海光C86架構處理器與東土鴻道操作系統Intewell,形成完整國產技術棧,具備強算力、確定性調度和長期穩定運行能力:
服務器:面向AI智算與工業數據中心,滿足大規模可靠計算、調度、存儲需求;
工控機:采用高性能處理器,支持RAID冗余,適配復雜工藝控制與高穩定運行;
控制器:依托鴻道操作系統Intewell,支持實時系統與非實時系統混合架構,實現百微秒級任務周期確定性控制,保障核心生產環節安全可靠。
其中,NewPre IC3002C系列工控機在國內大型半導體設備企業全面應用,憑借毫秒級調度與RAID冗余能力,保障了工藝環節的穩定運行。
生態共建:從技術拼湊到系統定義
新產品研發體現了從“技術拼湊”到“系統協同”的轉變。海光信息提供算力底座,東土科技提供操作系統,雙方合力打通從芯片、操作系統到行業應用的完整鏈路。相比過去“拼裝式”的技術堆疊,這種軟硬一體、全棧國產化的模式,正在顯著降低企業的適配和遷移成本。海光信息此前聯合寒武紀、昆侖芯、沐曦等十余家國產AI芯片及硬件廠商啟動生態共建,推動國產AI算力從“分散”走向“聯合”。HSL總線作為統一互聯標準,有效打通CPU與加速器壁壘,提升系統級算力調度效率。東土科技鴻道操作系統已支持六大架構,與海光CPU/DCU深度兼容,將進一步優化工業復雜場景的硬件適配。
國產替代接力:筑牢工業安全新底座
國產替代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接力賽”。本次產品發布不僅打破了海外壟斷,更構筑起中國工業的安全底座。軟硬一體的全棧國產化模式顯著降低企業風險,提升產業鏈韌性。目前,新產品已在半導體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未來將延伸至軌交、電力、醫療等高安全行業。隨著產品向高安全行業延伸,該體系將化解供應鏈風險,規避核心部件海外斷供隱患;同時提升產業韌性,建立自主可控的技術標準體系;另外,還將加速智能化升級,為工業AI、邊緣計算提供安全基座。
海光信息與東土科技的合作,正推動國產算力鏈從硬件至軟件、標準至生態的全面突破,為中國數字經濟的自主可控與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