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4-07-07 11:50
“這條新的生產線,完成整個發泡過程只需兩個人。只要在計算機上設定好,機器人就能準確無誤地完成投料,由注料原因造成廢品率降低50%以上。”7月4日,記者走進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總劉繼紅介紹道。
海綿發泡是天成自控的第一道工序,在該公司毗鄰而建的新老兩條生產線上,優劣對比鮮明。原來,老的海綿發泡生產線采用人工注料,要6個人才能開動,且由作業疲勞導致的失誤難免發生。
天成自控是國內工程機械座椅的龍頭企業,現為工程機械座椅國際標準的起草單位,被納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工程機械龍頭卡特彼勒等的全球采購體系。今年1-5月份,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105.9%。
“說句實話,其實我們的‘機器紅利’,還是‘用工荒’給逼出來的。”說起“機器換人”,天成自控人力資源部經理陳志偉不由感嘆。
2010年,該公司急需一批焊工,招工廣告甚至貼到了湖北,依然難以招到足夠的用工。用焊接機器人來替代人工,成為該公司的當務之急。
現在,走進天成自控,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焊接車間內,總投資1088萬元的20多個焊接機器人工作站正在有序地工作著,上架、翻轉、焊接、成型,一氣呵成,焊接工人只需對一些角落進行加焊即可,對工人要求降低,焊接合格率大幅提升,效率也提高了30%以上。
和焊工一樣,電泳生產線也遇到了招工難的問題。由于原來的電泳生產線需要工人拿著噴粉槍給坐墊架噴粉,產生的粉塵對工人的健康危害不小,而且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務,工人都不愿意從事這一崗位。
隨后,該公司投資400萬元對電泳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工人只要把器件掛上去,水洗、脫澤、淋化、電泳涂層、烘烤等所有工序都在封閉的空間里由機器人自動完成,一天開四五個小時,就能完成當天生產量。
6月24日上午,天成自控年產工程機械、商用車、農業機械80萬席座椅項目正式動工,在這個占地117.68畝,計劃總投資2.14億元的項目中,精密壓力機、數控剪板機、數控彎管機、離子切割機、機器人焊接工作站等先進高新設備已經早早列入規劃。
嘗到甜頭的天成自控正在加快“機器換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