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2-11-16 11:30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志
風電三巨頭的救贖
風電巨頭的看點現在不是誰最大,而是剩者為王。
這是最好的風。兩年前,風電三大巨頭連續上市,創造了風電產業的神話,也造就了財富的神奇。
這是最壞的風。現在,風電三大巨頭全部陷入尷尬的境地,曾經的富豪身價急劇縮水,又演出了一場財富和產業悲喜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能源學會會長倪維斗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造成這種大起大落、大上大下的根本原因是風電產業整體規劃的缺失。現在需要改變方向。”
明陽風電、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這三家在不同地區上市的中國風電巨頭在風電寒冬到來之際,各自展開了自我救贖之路。
愁云慘淡
明陽風電的兩個消息同期而至。據明陽風電人士向本刊證實,11月2號下午,中國最大民營風電廠商廣東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陽風電)與云南省巍山縣政府雙方簽約共同開發總裝機30萬千瓦、總投資28億元的風力發電項目,主要進行風電開發。另一個就在同一天,明陽風電公告將于11月16日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就在剛剛過去的第一、二財季,明陽風電沒有保持2011年的逆勢增長。一個網友在明陽風電二季度財報公布后,留言:“希望三季度不至于太慘,混過艱難的2012年”。
2011年,整個風電行業下滑,明陽風電卻是另類。明陽風電2010年的總營收是55.18億元,2011年55.16億元。雖小幅下滑,但與華銳風電和金風科技的下滑幅度相比,表現仍然可圈可點。華銳風電2010年的營業收入204億元,到2011年,營收只有103億元,下降了幾乎一半。而金風科技也從2010年的176億元下降到2011年的128億元。
明陽風電沒有保持住另類增長的勢頭。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連續三個季度增幅同比大幅度下滑。今年前兩個季度的營收只有12.05億元,還不及去年同期一個單季的營收,至于其第三季度業績如何,還不得而知。
10月26日,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也公布其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金風科技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59.46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851.6萬元。而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就有6310.9萬元,成為公司業績的最大貢獻項。從單個季度來看,第三季度營收24.6億元,凈利潤為負3243.88萬元,為2008年以來的首次單季度首虧。就在同一日,金風科技公告將其西安金風80%的股權出售給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換取6480萬元,以期斷臂生存、御寒過冬。
10月27日,昔日的風電冠軍華銳風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銳風電)也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報,形勢也不容樂觀。華銳風電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僅有5.48億元,單季虧損高達2.8億元,創造了最新的單季營收和凈利潤新低,前9個月僅僅實現營收36.34億元。
華銳風電也在季報中解釋了原因: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銷售量及銷售價格下降;另外,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及服務人員增加,導致薪金和現場服務費增加。
然而,就在華銳風電公布三季報前,華銳風電創始人之一,資本界大佬闞治東[微博]表示:“華銳風電業績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有宏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更要檢討自己,前期擴展步伐太大。”
風電三巨頭現在的慘淡財報,與兩年之前的輝煌相比,仿佛就在一夜之間,就風云突變。
風光無限
風電業最為風光的時期只持續了3個月。當張傳衛按下電鈕、武鋼敲響鑼聲,風電業攀上輝煌頂峰;等到韓俊良在上交所敲響開市的鑼聲,短暫的輝煌開始走上下坡路。
2010年10月14日,201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企業家論壇專場,風電業巨頭們濟濟一堂,各自暢談對風電業發展的看法。華銳風電董事長兼總裁韓俊良和金風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武鋼同臺而坐,但二人表情不同,曾做過教師的武鋼面露微笑,而韓俊良的表情稍顯嚴肅。
就在此前6天,武鋼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敲響了開市的鑼聲,金風科技成功發行H股,融資額增至81.73億港元,武鋼實現了金風科技和自己身價的再次飛躍。其實,早在2007年12月26日,武鋼就在深交所敲響開市的鐘聲,實現了自己和金風科技第一次輝煌,當時,發行5000萬股股票,每股發行價36元。在2010年10月13日的金風科技H股投資北京慶祝會上,顯得有些快樂和興奮——自然,經過H股成功上市,武鋼自然也身價過億。
其實,興奮和快樂不亞于他的,還有明陽風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傳衛,雖然他沒有參加這次企業家論壇。就在武鋼敲響港交所鑼聲的一周前,張傳衛的明陽風電已經成功登陸紐交所。
2010年10月1日上午,張傳衛站在紐交所開市貴賓臺前,等待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在他身邊簇擁著身材比他高大的老外和賓客,時刻來臨,張傳衛按下電鈕,清脆的鐘聲響徹紐交所交易大廳。張傳衛轉過身去,和身邊的人逐個握手。之前,張傳衛緊張到連續63個小時沒有睡覺。上市后,明陽風電市值一度達到百億元以上,張傳衛憑借其自身和妻子的股份,躋身于億萬富豪之列。
但是,風電業的風光無限還沒有來到,在歷經波折以后,韓俊良率領的華銳風電再次刷新紀錄。華銳風電以每股90元的價格發行,韓俊良身價迅速飆升到百億元以上。
頂峰之時也是變化之刻。2011年1月13日,隨著華銳風電上市后的破發,整個風電業也一路下滑,截止到去年本刊《風電十大富豪身價調查》成稿之時,風電巨頭們的身價大多已經跌到最高峰時的一半左右。
艱難過冬
實際上,風電巨頭們對行業波動并非沒有預見。金風科技是三巨頭中最早涉足風電場開發與運營的。早在2007年4月,有近30年風電歷史的金風科技就成立了全資的風電投資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天潤)負責風電項目的開發與銷售;另外,金風科技還在2005年和2007年分別成立公司,負責風電場前期開發、工程管理咨詢EPC總包和物流配送、裝卸倉儲等。
2011年3月29日,金風科技與中國三峽新能源簽署協議,將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潤的子公司100%股權出讓,獲益不菲。
僅2011年上半年,金風科技就通過風電場銷售,獲得投資收益2.04億元。另外,一位金風科技內部人士告訴本刊,國際化開拓也讓金風科技備足了過冬的儲備。2011年國際市場業務銷售收入占比集團總營業收入的10%左右;截至2012年9月30日,公司獲得國際訂單372兆瓦,與3個月前相比,增加了68%。
而張傳衛的抱負與此不同,他要在2012年公司有20%的利潤來自工程服務。從2011年5月,明陽風電簽署一系列協議,建設風電場。2011年~5月30日,明陽風電與重慶市城口縣政府簽訂20億元投資合作協議,在當地開發風力發電,將投資建設裝機容量為20萬千瓦的風電場,建成后,年發電量約4億度,年產值預計為2.4億元。此外,2011年8月5日明陽風電和三峽新能源將首先在海上風電項目方面展開合作,協議也使明陽風電具有了向三峽新能源提供風電場工程設計、采購、施工服務的可能性。此次與云南省巍山縣簽署風電場建設協議,亦佐證明陽風電向下拓展風電場業務之戰略。
當然,張傳衛也沒有忘記產業鏈的垂直整合。2011年6月15日,明陽風電宣布與江西省贛州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根據協議,明陽風電將采取分期投資、分期建設的方式,在贛州市建設大功率風電機組整機及永磁電機、磁性材料等核心部件產業鏈研發和制造項目。張傳衛說:“高端產業鏈整合是明陽IPO后的第二步發展戰略之一。與贛州市政府的合作,使明陽風電成為中國風電制造業首個獲得國家稀土戰略資源配置的企業,這將促進我們建造以永磁發電機為核心的風機產業鏈。同時,我們還將進一步整合其他高端產業鏈,不斷提高我們對風機核心部件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形成新的盈利能力,拓展我們的市場。”
把風機賣到國外也是張傳衛的心愿。明陽風電將向印度Reliance及第三方提供工程、采購和建造解決方案。張傳衛還在北美建立了研發中心。
在資本層面明陽風電亦有布局。2011年5月31日,張傳衛就宣布停止股票增發計劃,轉而啟動了股票回購計劃。今年第一季度,明陽風電回購了90.39萬份股票,總價值約210萬美元。自此前公布回購計劃以后,明陽風電已經回購共315.38萬份股票,總價值約870萬美元。而張傳衛本人也從公開市場買入245.6萬份股票,總價值約370萬美元。
而創造了資本市場傳奇的華銳風電自然也有自己的辦法。2011年全年,華銳風電雖然訴訟纏身,但仍于這年的5月份通過子公司參股華能新能源,進行資本投資。除開發海上風電之外,華銳風電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2011年4月份,華銳與希臘PPC電力公司簽署協議,雙方在希臘共同開發一個200兆瓦300兆瓦的陸上風電場以及一個海上風電場;同時,華銳風電也將在希臘建立風電機組生產基地。華銳風電相繼在歐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地建立子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并取得多項重大進展。2011年7月,華銳風電同國際新能源開發商MainstreamRenewablePower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條款,未來5年內雙方將在愛爾蘭共同開發、建設、運營1000MW的風電項目,由華銳風電提供風電機組。最新的消息是,華銳風電進入土耳其市場。
然而,華銳最大的變化還是高管的變動。2012年8月28日華銳風電公告稱,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總經理尉文淵擔任代理總裁,而原董事長兼總裁韓俊良擔任董事長。
華銳風電內部人士也承認,這是低谷時正常的人事調整。而闞治東也表示:“尉文淵擔任華銳風電總裁,是股東推舉的結果,我們相信尉總會讓華銳風電走上正軌。”闞治東還未能免俗地展望了風電產業的未來:“新能源的未來,風電是主力。按照國家對風電的規劃,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市場前景看好。”
關鍵是,風電巨頭如何安全渡過眼下這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