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12-20 10: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12月16日,國家電網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正式投產。投產后工程單回線路輸送能力達到500萬千瓦,成為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
國家電網公司相關人士指出,原晉東南-南陽-荊門工程特高壓工程,僅在兩端變電站各安裝了一組容量300萬千伏安的特高壓變壓器,最大輸電能力為280萬千瓦。擴建后,晉東南、南陽、荊門三站均裝設兩組容量300萬千瓦的特高壓主變,最大輸電能力達到500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相關人士指出,通過工程的建設實踐,我國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特高壓試驗研究體系,全面掌握了特高壓輸電的核心技術,大幅提升了我國電網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該工程在特高壓輸電系統的串聯補償技術、過電壓控制結束、特快速暫態過電壓(VFTO)測量與控制技術、潛供電流、電磁環境、大電網運行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特高壓技術優勢進一步增強。
目前,特高壓相關設備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相關企業已經掌握了特高壓設備制造的核心技術,具備了特高壓交直流設備的批量生產能力,推動國內電工裝備制造業實現了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擴建工程的投產將大大緩解華中地區電力供需緊張局面。
晉東南-南陽-荊門工程自2009年1月建成以來,截至今年11月,已累計輸電260億千瓦時,完成北電南送16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晉煤外運約800多萬噸,減輕大秦鐵路400多列火車運力。
國家電網有關負責人介紹,特高壓線路的建設解決了電煤運輸瓶頸難題,降低了運輸成本。據測算,若特高壓以500萬千瓦運行24小時,可輸送電量1.2億千瓦時,相當于運輸原煤約59515噸,相當于1191輛汽車、992節列車的運輸能力。
特高壓線路的建設將坑口電站的電力輸送到中東部負荷中心,除去輸電環節的費用后,到網電價仍低于當地煤電平均上網電價0.06元/千瓦時至0.13元/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