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12-19 09:48 來源:亮報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投運。它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實現雙向、全電壓、大容量輸電,最大輸送功率572萬千瓦
圖為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河南南陽站。吳石光 攝
12月16日,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是世界上首個具有500萬千瓦穩定輸電能力的交流輸電工程,實現了雙向、全電壓、大容量輸電,最大輸送功率達到572萬千瓦,創造了世界交流輸電的新紀錄,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當日,工程投運儀式在國家電網公司總部舉行。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回顧總結了特高壓交流擴建工程的建設歷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強調了擴建工程建設的重大意義。他說,擴建工程于2011年1月6日開工建設。國家電網公司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廣大建設者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等諸多困難,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建設任務。擴建工程大幅提升了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輸送能力,成為我國一條重要的能源輸送大動脈,進一步驗證了特高壓輸電的安全性、可行性、優越性。擴建工程的成功投運,對于建設堅強的特高壓骨干網架,促進大水電、大煤電、大核電和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的集約化開發,實現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促進我國現代能源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進一步確立了我國在特高壓輸電領域的領先優勢,提升了我國電工裝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
劉振亞強調,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擴建工程的成功投運,為“十二五”電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電網公司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相關方面的關心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全力以赴把特高壓電網建設好、運營好、發展好,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是我國首個特高壓工程,于2006年8月獲核準開工建設,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制造和建設,北起山西晉東南站,經河南南陽站,南至湖北荊門站,全線單回架設,全長640千米。根據核準方案,該工程僅在兩端變電站各安裝一組容量300萬千伏安特高壓變壓器,最大輸電能力280萬千瓦。工程于2009年1月6日正式投運以來,連續安全穩定運行35個月,累計輸電近268億千瓦時;完成北電南送16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外運晉煤約800多萬噸,減少大秦鐵路400多列火車的運力,有力緩解了運輸壓力,提升了電網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華中電網向華北電網輸送清潔水電90多億千瓦時,在減少豐水期棄水的同時,節約電煤43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00多萬噸。
為充分發揮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輸電能力和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輸電優勢以及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國家發改委于2010年12月29日核準建設本期擴建工程。工程擴建后,晉東南、南陽、荊門三站均裝設兩組容量300萬千伏安的特高壓變壓器,線路裝設40%的串聯補償,具備了輸送500萬千瓦電力的能力。擴建工程的及時投運,將使華中受電通道容量增至500萬千瓦,減輕鐵路運煤壓力,大大緩解今冬明春華中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