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9-07 10:00 來源:工信部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9月6日上午在哈爾濱市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開幕式并宣布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開幕。
開幕式結束后,張德江認真觀看了博覽會的實物和圖片展出,聽取了有關企業和地方關于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的介紹。
博覽會開幕式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黑龍江省省長王憲魁分別致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資委、中科院、工程院、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及有關地方負責同志出席了開幕式。
苗圩在致辭中表示,新材料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對于支撐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大力發展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加快推進材料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先進結構材料、功能材料和復合材料。
苗圩提出,去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安排,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著手編制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規劃文本已經形成,即將發布實施。我們將根據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特點和規律,著力自主創新,加快升級換代,推動新材料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苗圩指出,新材料產業發展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市場導向。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規劃政策引導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大新材料推廣應用和市場培育。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加大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力度,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努力突破制約新材料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著力提高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三是突出發展重點。加快發展科技含量高、產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關鍵新材料,選擇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強的領域予以重點推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發展。四是加強協調推進。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和軍民融合式發展,加強與下游產業相銜接,在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中不斷催生新材料,帶動材料工業升級換代。五是注重節能環保。高度重視新材料研發、制備和使用全過程的環境友好性,走低碳環保、節能高效、循環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本屆博覽會于9月6日至8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舉行,旨在培育、引導、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促進新材料產學研用相結合,交流技術、市場、政策信息,搭建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橋梁。
本屆博覽會共有915個單位參展,參展企業832戶(包括外商企業53戶、中央企業18戶、地方企業761戶)、大專院校30所、科研院所25個,工業園區、基地、行業協會和招商局等單位28個。本屆博覽會參展展品琳瑯滿目。展品分為6大類,152種。其中,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參展單位160個,39種展品;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參展單位118個,20種展品;先進高分子材料參展單位189個,32種展品;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參展單位184個,33種展品;高性能復合材料參展單位75個,17種展品;前沿新材料參展單位40個,11種展品。
本屆博覽會科研成果薈萃。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新材料行業專家提供新材料科研成果共336項。其中,30所大專院校172項、25個科研院所110項、18位新材料專家54項。會展期間,8所院校將重點發布48項科研成果。
博覽會期間還將舉辦新材料產業發展院士報告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介紹、現代鋁工業發明125周年回顧與展望、高校科研成果發布會、中國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峰會、稀土新材料研討會、中國鋼鐵新材料發展研討會、新型節能環保技術交流會、電子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功能陶瓷技術市場交流會、化工新材料發展交流會、新材料協會經驗交流會11項主題活動。
展會上展出的一款鍛造鋁合金車輪(9月6日攝)。9月6日,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新材料、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展出包括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等在內的6大類152種展品,并舉行政策解讀、院士報告、技術交流、科研成果發布、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915個國內外參展商前來參展,展會將持續三天。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9月6日,參觀者在觀看一款涵道式單旋翼無人飛行器。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9月6日,參展商(左二)在介紹一款門崗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博覽會展廳現場(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