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7-13 11:14
6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與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建設論壇”在北京鐵道大廈隆重召開。
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王夢恕院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聯盟理事長董焰,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李連成主任,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原所長王昕,北京地鐵設計研究所原所長蔣玉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王曉明主任等領導參加,還邀請了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天津地下鐵、無錫地鐵、太原地鐵、鄭州地鐵、寧波地鐵及包頭、承德等建設中及規劃中的地鐵公司,還包括知名城市軌道交通企業中國南車、湘電集團、歐姆龍、JVC、INFOR等。
市場發展迅猛,如何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聯盟理事長董焰在會議上做了嘉賓致辭。董焰理事長綜合了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現狀,國內最新政策,闡釋了舉辦本次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建設論壇的必要性,并以業內專家的角度提出對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向,包括投融資、安全建設、運營模式、服務水平、技術產品、人才建設等。
在談及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必要性時,董焰理事長不無感慨的說道“油價飆升,房價高企,城市擁堵,生活節奏緊張,生活壞境持續不斷的惡化,我們的城市生活已經開始敲起了警鐘。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符合了人們出行的需要,符合了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讓城市交通更加安全舒適便捷,從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到實現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建設安全、可靠、實用、經濟的地鐵基礎上,全面構建城市綜合交通
中國工程院王夢恕院士在會議上做“綜合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應用和發展”報告,報告中指出,在能源危機四伏下,國家做出中長期鐵路規劃,由現在8萬公里發展到2011年的27萬公里。針對國內的能源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發展綜合交通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地鐵被整體納入綜合交通概念里,總體來講,要符合“安全可靠實用經濟”這八字準則。目前地鐵建設中存在四個不合理現象,即“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價、不合理方案、不合理合同”。這四個不合理現象不僅容易造成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而且難以保障運營安全和正常使用,造成國家資產極大浪費。王夢恕院士特別感慨道“這四個標準是整個工程優劣好壞的標準,也在衡量一個單位的品德。”其中,王夢恕院士還特別強調今后地鐵的發展方式仍以輪對為主。關于地鐵建設方法,地鐵建設要成網,才能有機會運營盈利,因此特別建議BT模式在地鐵修建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縮短線路成網的時間。
王夢恕院士進一步指出,綜合交通理念要建立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基礎上,根據各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自身情況的綜合交通架構。現在除在建地鐵的城市可以發展地鐵外,其它中小城市不要盲目跟風建設,可以將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公交車、出租車、自行車道及少量的小汽車等交通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發展特色綜合交通。王夢恕院士在此還特別指出單軌或稱為空軌,即輪軸在上、車廂在下的軌道交通實體,因其節約空間、經費,運行快速,拆卸安裝及乘坐都很方便,能有效緩解交通堵塞,有利于建立城市微循環交通系統,適合人口不是特別多的城市,中小城市可以特別考慮這種軌道交通方式。另外,今后客流物流的發展都將以鐵路為主,建立客內貨外的運輸方式,物流將以垂直下行的方式通過地下從城市外部進入城市內部站點,客流將以多種交通換乘的方式構建,其中鐵路與地鐵的換乘方式正在試驗和規劃中。總體來講,地鐵的修建到綜合交通的架構都一定要符合國家的利益需求,符合老百姓真正的出行需求。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建設各城市所需的綜合交通體系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李連成主任進一步闡釋了“十二五”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機遇和具體任務,指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方法就是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大中城市要以差別化的發展方式促進各城市發展特色交通,而綜合運輸發展理念更加重視城市交通,由于城市軌道交通無論用地用能、節能減排、節省空間都具有強大的優勢,因此建設“兩型”社會要求優先發展軌道交通。
李連成主任對“十二五”交通規劃作了進一步闡釋,“根據不同城市規模和特點,制定差別化的軌道交通發展目標,有序推進輕軌、地鐵、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市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已逐步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市區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初步形成軌道交通網絡主骨架;市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結合自身條件建設輕軌、有軌電車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統。”
突破現有投融資體制機制的發展瓶頸,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王曉明主任認為可以通過運營模式創新推動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運營模式的探索是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我國軌道交通的運營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形勢,形成了體制和機制上的發展瓶頸,包括把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公益性產業建設經營,企業化盈利模式的挖掘不夠的認識誤區,和政府在軌道交通的管理職能調整上政府行政行為的管理模式不能帶來充分的經濟效益。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導致軌道交通運營效率低下,投融資模式單一制約了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綜合開發觀念尚未成熟限制了軌道交通投融資新模式的運用,這些都促使現有運營模式必須要建立符合經濟規律的盈利模式。
王曉明主任在講到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運營模式時說道,“目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快,前景發展非常廣闊,從綜合開發的觀念出發,通過多元化的商業運作,建立良好的運作機制,創造必要的外部條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有可能實現財務平衡,并給投資者帶來合理的回報,從而創建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交通投融資新模式。”
引入第三方管理,建立充分的體制、機制、標準、認證以提升現有運營模式
北京地鐵設計研究所原所長蔣玉琨在會議上探討了軌道交通運營行業管理模式。蔣玉琨認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運營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其運營管理模式密切相關。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正處于由點到面的發展過程,建設規模、速度世界領先,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具有突破瓶頸的特征。而且未來5年新開通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數量將翻番,中小規模和經驗不足的仍占決大多數,運營管理方法相對落后,臨時性的措施代替常態化的制度,標準不健全,觀念不一致。這些問題都迫使我們要盡快找出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在探討香港、英國、美國、日本這四個國家典型的運營模式后,蔣玉琨說道:“鑒于國外數十年相對成熟的經驗我們應該推薦第三方間接管理,健全管理評價標準,培育獨立第三方,規范準入、選擇、考核機制,由安全管理向服務、效益等逐步推廣。對安全相關性不等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產品實施強制認證或自愿認證,載客運營認證,建立常態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和客運服務的認證制度,提出認證制度的法律框架、技術支撐和實施保障的具體內容和措施。”
本次會議不僅有國家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領導在宏觀經濟和政策方面為行業指點迷津,還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公司的代表基于實踐經驗發表了觀點和看法。
充分認識規劃、建設、運營地鐵的全過程風險,建立高效可運行的風險評估體系
天津地下鐵道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韓圣章主任認為地鐵風險評估是保障地鐵規劃、建設和后期運營安全的極其重要的因素。天津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工期緊,任務重,目前在建的2,3號線即將開通運營,5,6號線正在加緊建設,計劃在“十二五”期間開通運營。如此密集和快速的建設地鐵必然需要建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注重風險評估,強化源頭預防預控;注重過程控制,強化各項安全措施;注重應急管理,強化險情處置工作;注重各方主體作用,強化安全責任落實;注重監督指導,強化執法力度。
韓圣章主任在報告結束時講道:“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的核心是各參建企業,我們一直注重明晰政府和企業安全管理的角色和定位,政府部門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各參建企業發揮安全主體作用,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政府和企業互動式的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的主觀能動性,取得積極成效。”
適合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局部建設的安全、可靠、實用、經濟并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型軌道交通
在這次會議中,堪稱最大亮點的就是推出了安全、可靠、實用、經濟、并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型“快軌飛車”城市軌道交通解決方案——多通道懸吊升降式軌道交通系統,即在地面以上10米左右的空中使用高架軌道懸吊車輛行駛的交通系統。由于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渠道的窄化,建設經費較為龐大,諸多已通過規劃的城市或者正在規劃中的城市都不得不面臨巨大的經費問題。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聯盟仲永紅先生為在場嘉賓和代表介紹:“相對于一般4億到8億元每公里建設費用,快軌飛車的建設經費只需要6000萬,同時它充分開發了地上空間,同時利用安全節能的技術將風險和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是高效靈活、與其它城市交通系統兼容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城市軌道交通解決方案。快軌飛車十分適合在中小型城市建設,未來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建立軌道交通有效資產管理平臺,保障地鐵建設運營的經濟效益、運營效率和可持續性
位于全球管理軟件公司前三強的INFOR公司的咨詢顧問王杏勇在會議上向大家介紹了InforEAM軌道交通資產管理平臺。王杏勇先生說道:“資產在地鐵行業不僅僅代表實物,更是隱藏在公共服務后面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軌道交通面臨的資產管理挑戰就是如何在運營建設開發的過程中保證經濟效益、運營效率和可持續性。”
憑借為深圳地鐵、西安地鐵、重慶輕軌、巴黎地鐵等眾多軌道交通企業提供的高效優質的服務,根據軌道交通資產管理特性,王杏勇先生提出了全系列的信息服務方向,即摸清家底,做到“賬實相符”;推行全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一體化設備運維管理體系;導入基于狀態的設備維修新模式;建立與維修聯動的全面物資管理;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資產管理;通過手持終端提升檢修現場效率;管理設備能耗,助力減能減排;推行全面資產績效管理;建立面向未來的IT架構。
會議現場各位嘉賓的精彩演講贏來了陣陣熱烈的掌聲,多名與會代表紛紛與嘉賓互動交流,答疑解問,受益良多。
最后,各位參會嘉賓和代表在北京地鐵運營公司的領導陪同下參觀了北京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鐵——北京亦莊線,在宋家莊車站和萬源街站控制中心參觀了車站最新的綜控系統,包括FAS、BAS、CCTV等系統設備。車站人員還介紹,這里即將建成5000平米的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通過亦莊線之行,各位參觀代表都學習了經驗,滿載而歸,并期冀著下一屆會議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