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7-07 11:39 來源:國家電網報
導讀:隨著《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一股大規模建設地鐵的浪潮席卷而來,各跨國公司躍躍欲試,均想搶食中國軌道交通市場這塊大蛋糕。
當今中國城市面臨著道路擁堵、流動性差、環境污染和安全問題。城市擴張速度過快、機動車規模日漸龐大等使得這些交通運輸問題愈加惡化。而軌道交通被公認為最環保的運輸方式。相關研究資料表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進入黃金期。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前景廣闊。陸崗 攝(英大圖片)
軌道交通發展前景遠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加快,人口聚集現象越來越嚴重。城市雖然以極快的速度向外擴張,但機動車數量的成倍增長卻超過了城市道路的發展速度,部分城市交通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行,交通擁堵現象嚴重,流動性極差,建設發展軌道交通已經成為必然。
根據《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建設,以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等建設為契機,重點建設一批集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
軌道交通是我國建設現代化公交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大大提高城市交通運輸能力。
阿爾斯通交通運輸中國區總裁方玲介紹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市場,每年將建15到20條地鐵線。”方玲表示,到2015年,全球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560個,其中,300個在亞洲,150個在中國。在國外,人口100萬作為是否可以修建軌道交通的一個標準。也就是說,按照國外的標準,中國有150個城市可以修建地鐵,而目前約有30個城市正在申請。而按照地鐵建設的三個標準(城市人口300萬以上,GDP達到10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0億元),中國約有50座城市可以申請修建地鐵。目前,長沙、武漢、青島、成都等二、三線城市正如火如荼開展軌道交通網絡建設,這表明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經進入黃金期。
跨國公司爭搶軌道交通市場
隨著《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一股大規模建設地鐵的浪潮席卷而來,各跨國公司躍躍欲試,均想搶食中國軌道交通市場這塊大蛋糕。根據資料顯示,未來十年,中國軌道交通市場將建7395公里地鐵線,總產值達3.8萬億元,截至2020年,中國將有33個城市配有177條地鐵線。
“至今,阿爾斯通已經獲得4000個軌道交通列車訂單,其中中國1600輛,因此阿爾斯通對中國軌道交通市場上出現的商機充滿信心。”方玲如是說。
城市軌跡交通在運輸能力和環境保護方面擁有無可爭辯的優勢,最值得一提的是有助于二氧化碳減排和節約能源。據資料統計,交通運輸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總排放量的23%。軌道交通運輸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占0.5%,因此被公認為最環保的運輸方式。目前國內外各行業都在響應節能減排的號召,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符合這一趨勢。
據有關人士介紹,制造商在設計階段就考慮了環境因素,以期實現可持續交通運輸,限制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從產品制造到再循環利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通過在研發上的不斷投入,降低高速列車、地鐵列車和城際列車等產品的重量與能耗。
方玲預測,有軌電車將成為一種新型軌道交通工具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種已在歐洲發展了近15年的軌道交通工具,以其美觀、經濟且環保的優點,受到眾多國外城市規劃管理者的青睞。有軌電車每年銷售額超過27億歐元,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預計未來十年全球年增長率為4%。”據悉,蘇州、上海、成都以及天津等城市都表示對有軌電車有極大的興趣。
□相關新聞
國內城市軌道建設投資將達1萬億元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毓才日前在2011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及裝備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到2015年國內城市軌道建設總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
目前,中國正在形成以地下鐵道為骨干、多種類型并存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上海、武漢、天津、大連等城市建成了快速輕軌交通系統;長春、大連進行了有軌電車改造,北京、上海正在醞釀新建有軌電車線路;重慶建成了我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上海開通了磁懸浮高速線;北京首都機場內正在建設全自動化新交通系統(APM)等。這些情況表明,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類型正呈現出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高毓才說,截至2010年年底,國內已有北京、上海、廣州等12座城市先后開通運營了48條城市軌道線路,運營里程1395公里。
目前,國內共有36個城市向國家主管部門上報了城市軌道建設發展規劃,其中有28座城市得到了國家批準。在28座獲批城市中,計劃至2015年前后規劃建設96條軌道交通線路,線路總長2500多公里,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
中國城市軌道建設的巨大市場,也吸引了全世界城市軌道裝備制造行業的關注。西門子、龐巴迪等跨國公司已申請參展。據了解,該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2009年的展會吸引了來自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17家廠商參展,專業觀眾超過1.5萬人次。
□名詞解釋 城市軌道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節能、省地、運量大、全天候、無污染(或少污染)、安全等特點,屬綠色環保交通體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特別適應在大中型城市應用。
城市軌道交通種類繁多,按用途可分為城市鐵路、市郊鐵路、地下鐵道、輕軌交通、有軌電車、磁懸浮線路、機場聯絡鐵路等。
市郊鐵路。利用干線鐵路或修建專用線路,開行于城市中心區到衛星城、衛星城與衛星城間的旅客列車,叫做市郊鐵路。它主要用于通勤、通學、旅游、趕集等聯系城郊的社會、經濟活動。
地下鐵道。地下鐵道泛指建在地下的干線鐵路。但是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只有具有一定規模運量,按運行圖行車,運行于地下的旅客列車,才叫做地下鐵道。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于1863年在英國倫敦誕生。
輕軌交通。是一種中運量快速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它可以運行在地下,也可以建成高架軌道,也可在地面運行,它是由現代有軌電車發展起來的,既可在技術上自成體系,也可采用地鐵技術制式。從宏觀上說,輕軌交通的最主要特征是其運量規模比地鐵小,其單向高峰小時斷面流量在1萬人~3萬人。
單軌交通。是車輛在一根導軌上行駛的交通工具,具有中等運量,分為懸掛式和跨座式兩大類。懸掛式單軌交通也稱為空中軌道列車,1901年始建于聯邦德國伍珀塔爾市。由于其造價低、工程快、無污染、占地面積小、可拆卸等優點,現在逐漸引起很多國家的重視,被視為最經濟環保的交通工具之一。中國正式作為城市交通用途的單軌交通于2005年在重慶建成,類型為跨座式高架,全長14.3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