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7-04 14:27 來源:中國電子報
“企業強,則產業強。”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做大做強,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當前我國亟須加快培育自己的龍頭企業。”據悉,2010年軟件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僅有4家。在日前召開的2011年(第十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名單發布暨龍頭企業培育工作座談會上,記者了解到,這百家企業收入之和不及國外某一家大型軟件企業收入的50%。同時,在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能力、贏利能力、國際化能力、管理水平、產業鏈協同等多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如何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成為地方行業主管部門代表、百家軟件企業代表及業內專家熱議的話題。
結合應用 培育龍頭
“我國軟件企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巨大的應用市場。”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說。只有密切結合應用,才能培育出優秀的龍頭企業。《中國電子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山東省正是以兩化融合為突破口,積極打造國產工業軟件體系,實現了工業與軟件產業同步發展的雙贏局面。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廉凱介紹說,山東省在工業軟件領域具有很好的基礎和實力,為了使軟件與工業、軟件與硬件、軟件與信息化的融合進一步加深,山東省經信委積極引導在工業園區中推廣應用國產工業軟件,為企業提供企業管理、工業設計等共性軟件。“福建省重點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環節深入推進兩化融合,鼓勵軟件企業積極參與、融入傳統產業的生產、制造、銷售、供應、企業管理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化建設或改造中。”福建省信息化局副局長邵玉龍介紹說。據了解,福州福大自動化就自主研發了F3協同管理平臺、工業自動化通用控制技術(IAP)平臺,將工業控制的上、下游企業,工業用戶和信息技術提供商有機聯系起來,實現工業自動化的控制系統軟件和硬件分離,極大方便工業控制中小服務企業為最終用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快速響應能力。而此次入圍軟件百家企業的福建星網銳捷、福建南威、福建富士通等已在云計算交換、云存儲、云計算資源管理調度系統、面向中小企業云計算應用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已推出相應產品。福建新大陸、國脈科技在二維碼、車輛識別等物聯網領域取得了先發優勢。
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健說,浙大網新以“智慧城市”理念為引領,一方面將傳統業務向智慧城市咨詢設計、項目總包和運營服務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延伸,另一方面是向行業應用的縱深處延伸,把企業多年在行業應用領域的專業應用軟件嵌入式集成在整套裝備中,從而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競爭門檻。江蘇集群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楊占勇說,未來5年內,集群將把三網融合、物聯網、軟件和服務外包、通信技術及設備研發生產、高科技投資作為業務經營方向。
做大軟件龍頭企業,除了應用的推動,企業自身競爭能力的提升則更為重要。在此次座談會上,與會代表紛紛提出,發展龍頭企業要圍繞重點領域、核心技術進行重點攻關,要加大自主技術研發的力度。要大力培養企業領軍型人物以及熟悉技術和市場的復合型人才。要加快形成軟件行業的誠信品格。要扎實開展標準化工作,組織大企業深度參與編制軟件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標準體系等。
營造環境 示范帶動
龍頭企業的崛起,需要良好的產業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指出,行業主管部門要綜合運用政策、規劃、標準、資金、項目和行業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持續支持龍頭企業成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深圳市發展軟件產業著力實施“大企業集團”戰略,努力從產品優勢轉向產業鏈、平臺化優勢。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陸健說,我國軟件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要實施“大企業集團”戰略,要引導政策、資金、人才等資源向這些重點企業集聚。軟件企業必須善于通過并購完善業務鏈條、縮短研發時間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遼寧省正是把并購海外科技型企業作為提升遼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實施并購,遼寧省軟件企業在高端智能手機軟件研發、工業自動化控制、軌道交通系統、汽車電子及模具研發制造、新材料及生產線一體化設計、軟件服務外包等領域的競爭能力顯著增強。”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孟繼民說。
山東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升核心競爭力。據了解,中創軟件、中創中間件、浪潮通用軟件等多個單位入圍列入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項目,山東省經信委積極與省財政廳聯合共同落實了地方配套資金1002萬元,保障了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廉凱介紹說,“十二五”期間,山東省確定了“名城、名園、名企、名品”戰略,堅持走“高端、高質、高效”發展路線,重點發展國產中間件、工業軟件、開源軟件、云計算和大型行業應用軟件。
針對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陸建提出希望建立軟件領域大的開發平臺或“專利池”,消除專利實施中的授權障礙,降低專利許可談判等交易成本。上海寶信軟件公司總經理張朔共則表示,希望能放寬免征營業稅享受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