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5-10 16:39 來源:機電商報網
5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電網設備與技術展覽會(Smart Gridtec 2011)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以及中國臺灣和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家廠商匯聚一堂,其中不乏行業領軍企業:GE、東芝、丹佛斯、埃克賽德、福祿克、拜耳、羅伯特、美國戴頓、上海電氣、良信電器等。
通過走訪參展商,記者不僅全面了解了目前電力系統發、輸、變、配、用和調度各個環節的最新產品、技術成果和解決方案,同時也獲悉智能電網建設熱潮下的熱點問題和前沿技術。
光伏發電新希望
“光伏發電相關的設備制造商一直在關注如何將太陽能更有效地轉化為電能,但我們和電網企業之間的交流很有限。可以說,一兩年前,懂電網技術的人還不懂光伏發電,懂光伏發電的人對電網的認知也很膚淺。”丹佛斯中國光伏逆變器中國區銷售主管文華告訴記者,是智能電網將光伏發電與電網以更加友好的方式聯系在了一起,同時也將鞏固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在未來能源供應中的地位。
近年來,隨著風電、光伏以及生物質能等新興能源的迅速崛起,并網難題正給國內電網帶來新的壓力,新能源發電也因此被稱為清潔的“垃圾電”。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無疑讓業界看到了新的希望,其也被看成是解決風電、光伏發電等并網難的一劑良方,而對新能源設備制造商而言,火爆的市場形勢也將因此得以延續。
本屆Smart Gridtec 2011無不透露著這樣的信息,來自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的相關設備制造商紛紛以特裝展臺高調亮相,力圖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智能電網的建設對促進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大有裨益。”山億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億新能源”)國內銷售總監朱心森不無興奮地告訴記者。據他介紹,山億新能源的全球主流產品為光伏逆變器,主要出口國外,目前已經通過了十多個不同國家的并網認證。但對國內而言,并網瓶頸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市場規模化發展緩慢。“智能電網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未來,也看到了光伏逆變器的應用前景。”朱心森補充道。
雖然同樣是看好智能電網對光伏發電市場的帶動效應,但與山億新能源以出口為主的產銷模式不同,南京冠亞電源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亞電源”)在成立十年以來一直專注于為國內市場生產和供應光伏逆變器產品,本屆Smart Gridtec 2011,冠亞電源借助這一國際化的平臺,與來自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進行了洽談。
不難發現,對于光伏設備制造企業,智能電網孕育著未來。正如文華強調的,“智能電網發展才剛剛開始。盡早進入,互通有無,無論對行業還是企業自身的發展而言都將有益。”
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受寵
“新能源的并網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為了實現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僅僅依靠充足的能源生產是不夠的。”北京博電新力電力系統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博電”)副總經理朱浩春如是說。
在他看來,作為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關鍵技術之一,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應用大功率、高性能的電力電子技術,可以實現對輸電系統的電壓、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等的靈活控制,將原本不可控的電網變得可以全面控制。從而大大提高電力系統的高度靈活性和安全穩定性,使得現有輸電線路的輸送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事實上,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方向,解決新能源并網問題只是智能電網的若干任務之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安全、穩定、高效的電力供應才是終極目標。
目前,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了我國電網建設中,智能電網大發展將給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提供廣泛的市場機遇。這不僅成為傳統電力設備制造商競相角逐的技術方向,同時也是本次Smart Gridtec 2011的技術亮點。
前身為北京國電四維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的北京國電四維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四維”)便是轉型成功的典范。這家曾誕生國內首臺干式電流互感器的公司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緊跟國內能源發展的需求,跨界研發電力電子技術、生產高壓變頻器,并在業內獲得了不菲的聲譽。本屆展會其重點推出6千伏/1000千伏安的高壓變頻器,可以幫助工業用戶實現節能減排。
目前,作為中國智能電網領域最大的一次行業盛會,Smart Gridtec 2011由上海電器行業協會、上海市電機工程學會、上海市電工技術學會、新加坡MP會展集團和上海新中貿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浙江省電氣行業協會、浙江省輸配電行業協會、廣東省電氣商會、印度電氣電子制造商協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工會等其它國內外行業協會協辦。展會同期舉行的“Smart Gridtec 2011中國國際智能電網論壇”云集了業界權威,來自電力公司、電網運營商、電力工程公司、電力物資部門、采購部門、網絡通信軟件運營商、領先的技術和設備服務商、政府部門和電力設計院/研究所等企業與機構的高層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和分享智能電網行業最新技術成果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