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5-09 10:38 來源:常州日報
“一核八園”即以科教城為核,建設創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光伏、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半導體照明、風電、功能新材料八個產業園。
以“一核八園”格局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是常州的創新之舉,是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路徑,是建設創新型城市、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去年我市召開的十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將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戰場,實現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引領發展,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去年7月,市委辦調研組就“一核八園”建設提出了12個問題的思考。7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又在盛夏時節舉辦了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工作培訓班,市委書記范燕青親自作開班動員。一時間,創新的熱情在全市激起一浪又一浪高潮。
今年,以“一核八園”為載體的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被列為常州“十二五”規劃的頭號工程。
“一核八園”已成為匯聚各類創新資源的載體。項目、技術、人才、資金等各種創新要素為園區的發展提供動力。一大批異軍突起的高科技企業,正為常州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核八園”是直接服務產業和企業的載體。在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中,“一核八園”的機制、體制使兩者有機結合,建立適合新興產業發展的服務體系,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中,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的服務。
“一核八園”是增強創新能力、建立區域創新體系的載體。目前,常州已經建成了企業“兩站三中心”502家,擁有476家高新技術企業,它們將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市產業快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源。
“一核八園”是促進產業集聚、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載體。通過八個專題園區建設,實現創新資源集聚和產業集聚的有效結合,完善產業鏈和價值鏈,實現全市千億產業集群的新突破,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通過幾年努力和探索,創新之“核”——常州科教城正以奔跑的速度引領全市科技創新。園區按照“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理念,不斷探索與知名大學大院大所產學研合作的有效模式,著力打造一個創新資源集聚的產學研合作大平臺。目前,已集聚了443家研發機構、高科技企業、科技金融中心等中介服務機構,8300多名科技人才,145個海歸創業團隊。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常州科教城,對常州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和建設產學研合作平臺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去年,作為世界光伏產業的領軍型企業,天合光能成為我市第一家銷售超百億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LED產業雖然在常州起步較晚,但已到了發展突破的臨界點,隨著光寶、晶元、豐田合成等全球LED龍頭企業的入駐,LED產業鏈正逐步形成。作為基礎較強,成長空間巨大的創意產業,目前,創意產業園已集聚了近400家境內外企業,涌現出一大批領軍型企業,并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動漫品牌。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突破口是微型電動汽車和城市電動公交車,目前,麥科卡微型電動汽車已進入產品中試階段。機器及智能裝備產業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園區已集聚了40多家企業,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話語權的企業正日漸長大。生物醫藥產業園、風電產業園、功能新材料產業園等園區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之中。
“快速發展的形勢逼著我們必須尋找更強更專業的合作伙伴,走整合發展之路。”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東升說。作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的領航企業,公司被評選為2010年度中國創業投資價值榜新銳30強,計劃于2015年上市。
技術與資本成為企業騰飛的兩個翅膀。一批企業依托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去年以來,我市新上市10家高科技企業,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新上市5家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