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4-29 11:47 來源:中國工業報
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大會4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金川集團等6家企業和國家電網公司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項目被授予中國工業大獎;大連機床等12家企業及大同煤礦集團塔山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等12個項目被授予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親切會見了獲獎企業代表并合影留念。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出席會議。中國工業大獎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徐匡迪出席會議并講話。審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經聯常務副會長孫樹義主持了會議。

圖為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大會會場。(本報記者 王振生 攝影)
“中國引領”和“中國創造”的榜樣
徐匡迪表示,此次受表彰的企業,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對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進行了大膽實踐和有益探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它們在各自行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實現了自主研發、制造和建設,掌握了核心技術,占領了國際制高點,實現了“中國引領”和“中國創造”。它們弘揚了“敢為人先、尊重科學、注重實證、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偉大時代精神,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和企業核心價值觀,書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新篇章。
徐匡迪代表主辦單位向獲獎企業表示熱烈祝賀,勉勵企業再接再厲,不斷攀登高峰,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同時,他號召廣大工業戰線的同志以獲獎企業為榜樣,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結構調整,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沿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前進,為促進工業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斗。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永強分別代表中國工業大獎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的獲獎單位發表獲獎感言。
劉振亞介紹,此次被授予中國工業大獎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于2009年1月成功建成投運,標志著我國在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核心技術和設備國產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電網遠距離輸電和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電力可靠供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工程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占據了世界電網技術的制高點,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
蘇永強表示,沈鼓集團長期堅持自主創新,在大型乙烯、大型煉油等行業連續自主研發24萬噸/年、36萬噸/年、64萬噸/年、100萬噸/年乙烯和1000萬噸煉油等裝置用大型離心壓縮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并打破國外長期壟斷,成為國際上少數提供百萬噸級乙烯機組高端壓縮機的企業之一,在我國石化等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中,屢屢起到了打破跨國公司技術壟斷的特殊作用,為中國民族工業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繼往開來 工業精神代代相傳
會上,中國工業大獎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經聯高級副會長王秦平宣讀了表彰獲獎企業和項目的決定。
作為我國工業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牽頭,組織10家全國性工業行業聯合會(協會)共同實施的。
中國工業大獎包括“中國工業大獎”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兩個層次獎項,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由申報單位自愿申報,推薦單位評審、推薦。大獎評審不收取申報單位任何費用,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表彰堅持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代表我國工業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業發展最高水平,對增強綜合國力、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工業企業和項目。
在2007年評選出的首屆中國工業大獎中,有六個企業和三個項目獲獎。其中,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兩家企業榮獲首屆“中國工業大獎”。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秦山核電二期工程等三個項目榮獲首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
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的評選是首屆大獎評選的延續。王秦平介紹,本屆中國工業大獎的評選是根據《中國工業大獎實施管理辦法》,經申報、推薦、評審、審定、公示、批準等程序,報國務院同意,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煤炭、機械、鋼鐵、石化、輕工、紡織、建材、有色、電力、礦業等10家全國性行業協會(聯合會)和省區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組織實施的。
本屆評選工作自去年4月份全面啟動;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全國性行業聯合會(協會)和各省區市工業經濟聯合會組織企業和項目申報;5月下旬至7月下旬開始評審;經過綜合評審和實地考察,確定了《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備選企業(項目)名單》、《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候選企業(項目)名單》;8月份向社會公示名單,同時,專家調研組進行現場調研,并將調研報告呈送國務院。經過以上程序后,最終確定了《第二屆大獎候選企業(項目)名單》,并呈報國務院批準。
從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及表彰獎的獲獎企業來看,金川集團自1958年發現金川鎳礦以來,以大無畏的精神,譜寫了中國鎳鈷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篇章,確立了中國在世界鎳鈷行業的地位。大連機床是我國機床行業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最大的數控機床和綜合性功能部件研發制造基地,累計向汽車、航空航天、軍工、核工業、軌道交通等行業提供重大裝備45萬臺(套)、生產線600余條,支持了相關行業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近10年來,大連機床成為國內機床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大量精良的工作“母機”,成為國內機床行業發展的引領者。
無論是第一屆還是第二屆工業大獎的獲獎企業及項目,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代表著我國工業發展的最高水平,對增強綜合國力、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會上,與會領導為獲獎企業及項目頒發了獎杯和榮譽證書。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水利部、商務部、審計署、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安監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研室、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及獲獎單位代表等700余人參加了會議。